探春羞道:“你這個機靈鬼兒,就知道打趣我。”
湘雲一旁笑道:“看來女子最美之時唯有此時矣。”
迎春微微一笑:“雲妹妹這話不差,記得你去年當新娘子的時候,也一樣如同仙女下凡,我們當時都看傻了呢。”湘雲聽了,忙躲到賈母身後去,道:“這二姐姐,素來是個厚道的,誰知調侃起人來,比我分毫不差。罷罷罷,我今兒再不敢隨便說話了。”大家又都笑起來,憂傷的氛圍衝淡了不少。
這時又有人來報說:“北靜王妃來了。”黛玉暗暗吃了一驚,便見門簾一挑,一個人影俏生生立在門前。一身宮裝,華貴卻不張揚,妍麗容顏上,始終帶著怡人笑意。明眸善睞,流光溢彩,身形曼妙,瑰姿豔逸,渾然天成一股氣質,讓人不能移目。
賈母連忙上前迎道:“這樣大雪,王妃何用親自過來?”
王妃先向賈母笑道:“老太太好。”
賈母忙率眾人行禮,王妃止道:“不必多禮。今兒是探春妹妹的好日子,我理當要來送送的,也看看這裏還有什麼不周全的,也好安排妥當。”
賈母垂淚道:“一切都仰仗王妃罷了。”
王妃攜了賈母的手,笑道:“古人說姻緣自有天定,我不過是作個順水人情罷了。”像是感覺到了被人注視,王妃側過臉對黛玉微微一笑,一雙眼睛明若秋水,讓黛玉不禁心中暗歎:這樣的女子,和他方是匹配罷。
黛玉對她回之一笑,令王妃心中也升出一絲讚歎。轉眼看到盛妝的探春,王妃笑道:“好個姣花軟玉的新娘子,比雪地紅梅還要嬌俏,那西日和卓果然好眼光!說到底,這姻緣還是王爺幫他求的呢,算是給了他一個極大的人情了。”
探春有些羞澀,卻不失禮,大大方方行了禮,便任王妃拉著她敘些話兒。
不知是誰說了一句:“那兩棵紅梅昨兒還是打著花苞兒,今日全開了呢!”
大家啟窗而看,果見牆邊兩棵紅梅傲然開放,緋紅的花朵在白雪的映襯下愈見嬌豔,隱隱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隻聽賈母輕輕一歎,對探春道:“這花也是有情的,知道你要嫁了,拚了這雪也開出這花兒來,向你報喜,為你送行呢!”
探春奔到窗前,望著那怒放的花朵,襯著飄飄灑灑如玉蝶翩躚而舞的雪花,煞是美麗。一顆晶瑩女兒淚,順著她頰邊落下,又順著窗台落入雪地,霎時無影無蹤。
待到吉時,禮部侍郎便來請探春動身。探春朝賈母跪下,珠淚瑩瑩,哽咽說道:“孫女自小承蒙祖母撫養,尚未報答養育之恩於萬一,如今一去,何以仰慰慈懷?惟有朝夕焚香禮拜,保佑老祖宗福壽康寧,長恬蔗境,享受滿門團聚之樂,勝似孫女常依膝下。”一語未完,已是幾番聲塞氣堵,抽噎不止。賈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摟著探春又哭了一回。探春又向趙姨娘泣道:“女兒這一去,不知幾時再得相見。願娘親順時頤養,常保康健,萬勿懸念!”趙姨娘哭個不住,隻知抹淚。禮部侍郎再度恭請:“娘娘快請起罷。”於是賈母等人無奈送出大門,各自上轎。
風已息,雪已止,一路顛簸行至碼頭,眾人下轎,入碼頭長亭內,隻見兩隊朝廷官兵雁翅兩旁侍立。水溶一身官服,策馬而立,雖沒有身披盔甲,橫刀立馬,但在那蒼涼高遠的天空下,仍顯示出凜冽的氣勢,和堅強如山的風骨。這個男人,的確值得所有女子為之傾倒。
黛玉佇立於亭中,默默望著,隻覺離他十分的遙遠。忽見他轉頭望向這裏,黛玉連忙別過頭去,不敢再看見他的目光。轉眼見賈母拉著探春殷殷叮囑,趙姨娘在一旁暗暗垂淚,黛玉暗惱自己此時尚有這般的兒女情長,於是摒棄那些複雜心思,握著探春的手,說了好些叮嚀之語,探春早已哽咽難言,隻點頭一一領受。禮部侍郎擔心誤了吉時,又在一旁恭請,黛玉見狀隻能將未盡的話語凝成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探春望著黛玉,眼中閃著一股堅毅,重重點頭。領了送行酒,探春含淚對著眾親人磕了頭,一步三回頭揮手告別,登船而去。西日和卓已先行回去準備迎娶,故黛玉無緣得見。但此時見到那船上樓閣重疊,飛簷雕梁,其巍峨氣派,實乃古今不曾聞見者,黛玉心中十分感慨回疆王對探春的重視。她一定會幸福的,不是麼?
禮部侍郎帶領眾官員並回疆使臣隨後登船。因聖上體恤臣意,特諭命賈政、賈璉、寶玉和賈環幾位親屬隨行送至揚州。此時賈政等人領了酒,也陸續上了船。隻聽三聲炮響,起碇開船,各船頭上鑼鼓響聲震天,一號一號的都挨次開了出去。
賈母等人淚眼看著幾艘大船在水麵上緩緩前行,船影越來越小,消失在茫茫煙水之中。
那曾經繁華喧鬧的大觀園勝景,那朝夕相伴的姐妹們的麵容影像,還有故土的山川河流,明月星光,從此深深刻在探春的心中,永不能忘。(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