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回 探春遠嫁(2 / 3)

正月十六日,探春出閣。北靜王府中被打點得處處錦繡,熱鬧非凡。所有姐妹都聚集在清風園中,看著宮中所派婢女們為探春梳妝打扮。

一時探春打扮一新,頭戴攢珠朝陽五鳳冠,盛妝豔麗,鬟低鬢嚲,眉目含情,粉麵帶羞。新人妝扮的她甚是美麗,如同洛神悄然降下凡間。

尤氏笑道:“宮中的裝扮果然好看,華麗又貴氣。我本以為會讓你穿上回疆的衣裳呢,雖說異域風情在你身上定也好看,可我們總歸是看不太習慣的。”

忽聽侍書說道:“老太太來了。”一語未了,賈母已顫巍巍的進來。探春才開口叫了一聲:“老太太。”即刻撲入賈母懷中放聲痛哭,一時間屋內哭成了一片。

探春哭了一會,見賈母已哭得氣喘神虛,怕哭壞了祖母,反止淚強顏勸解道:“老太太切莫悲傷,如今我奉旨遠嫁,乃是聖上看重,我願效仿昭君,也不負我平生之誌。那時我們賈家也榮耀……”一語未完,便又哽住了,抬起淚眼,卻見趙姨娘愣愣地站在不遠看著自己,心中又是一痛,隻覺自己認了兩個尊貴的娘,唯獨對不住自己的這個親娘。探春口內囁喏一回,終於啟口對趙姨娘喊了一聲:“娘!”

卻說趙姨娘,自知道探春將遠嫁回疆做王妃之事後,一時說不清是喜是悲,是愛是恨,竟病了一場。雖素日不忿探春傲氣,但到底是自己的親骨肉,因此也顧不得病,一連數日將自己日常攢下的好料子趕著給探春做了幾雙繡花綾緞鞋,一對如意小香袋兒。這日探春出閣,便拿著做好的物事跟著賈母黛玉等一同去了北靜王府。趙姨娘自打進了探春閨閣,瞧見探春,倒不知說什麼好了,隻呆立在一旁,看著探春與賈母抱頭痛哭,自己也忍不住掉了許多眼淚,又連忙拿手絹擦了。此時聽見探春喊了一聲“娘“,一時反應不過來,以為是老太妃來了,不由左顧右盼,直到黛玉輕輕推了她一下,示意探春叫的人是她,她忽然有些慌了,隻得怯怯生生含含糊糊叫了一聲:“閨女。”可叫出這兩個字,不覺又生出一絲慚愧,一絲不安,眼圈兒一紅,又撲簌簌的掉下淚來。

探春見了,也止不住落淚,從賈母懷中起身,對趙姨娘說道:“娘快坐著罷。”

趙姨娘看了一眼賈母,見賈母點頭,方扭扭捏捏坐下。又見探春親自沏茶擺果子,趙姨娘越發局促不安起來,手腳都不知該往那兒擱。因送上鞋和香袋兒,說道:“這是我這幾日趕做的,粗糙了些,姑娘且收下罷,到底是我一片心呢。”

探春接過,心裏也湧起難以割舍的親情,正所謂“親子之情斬不斷”,平日裏雖看不起這個不大著調的親娘,心中卻總是放不下她。如今自己要遠遠離了故土,更是生出千百般不舍來,於是緊緊握著那繡鞋和香袋,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紛紛滾落。

趙姨娘慌忙起身,掏出手絹兒輕輕替她拭淚,自責道:“唉,都是我不好,好端端又把你招哭了。莫哭,莫哭,你不知道,你一哭,我的心就慌得很,疼得什麼似的。”

探春心中更痛,卻強忍悲傷,扶著她道:“娘有什麼事囑咐女兒,就說罷,我聽著呢。”

趙姨娘歎了一口氣道:“我素來蠢笨,不會說話。我隻想著,如今姑娘出閣了,嫁到那邊去,我心裏既高興,又難過。隻望姑娘日後自當好好珍重,待自己好些。”說著又把自己的一雙鐲子褪下來,珍重地放在探春手裏,道,“姨娘也沒甚好東西可給你,隻這鐲子是當年的陪嫁物件兒,姑娘且拿著,作個念想兒,也不知道日後還見得著見不著姑娘的麵兒了。”說到此處,一時哽咽難言。那探春心裏也是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說不上什麼滋味,竟捧了鐲子,忍不住轉身嚎啕痛哭起來。

幾個宮婢見新娘子哭個不住,臉上都現出為難之色:這般哭法兒,那妝可要花成什麼樣?黛玉連忙拉過探春來到梳妝鏡前,請宮婢們重新補粉上妝,一麵對眾人道:“今日是喜慶日子,理應高高興興送別,大家就算心中不舍,也該好生勸慰三妹妹才是。宮中來的幾位姐姐,好容易將新娘子裝扮好,要是一再的哭花了妝,可怎麼好呢?”

賈母一歎,也對眾人說道:“這話很是。你們姐妹們既然來了,就該多看看新娘子,都去鬧一鬧她。”

惜春趕緊插過來,拉著探春衣袖笑道:“好個美麗的新娘子,好個儀態萬方的尊貴王妃!你們當初還不信我,如今可知道,被我說著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