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慣了窯洞的老趙一家,在學校家屬院裏住下來,兩間屋的小平房,在他們娘兒幾個來之前,他就在兩間房各打了一個土炕,家裏的桌子板凳都是從教務處借來的,箱子是用破舊的桌椅板凳自己做的。晩上吃完飯,不是在門房就是在家裏創作他的歌曲,寫一寫,又用手風琴拉一下看看好不好聽,老婆舍不得他,叫他回去睡覺,他又怕老婆一個人晩上害怕,就跟老婆商量晩上他跟老婆睡在門房,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他自己睡在門房,讓老婆回去看孩子。
早上他七點鍾起床,趕緊疊好門房的被褥,把它們抱回去,自己幫著老婆做早餐,因為他們倆始終得有一個人在門房,老趙的音樂課通常在早上第三、四節或下午上。
新學年第一節課,趙老師背著手風琴走進四年級二班:"同學們,早上好!"
"老師好,同學們異口同聲。"
他把琴放在講桌上,然後又說:"我昨天在學校碰到一位同學,他一見到我就說‘音樂(le)老師,你好。‘所以我今天得跟你們講一下這個樂字",他把樂字寫在黑板上,寫了‘音樂‘,‘歡樂‘兩個字,他說:"‘樂‘字是一個雙音字,下次見到我千萬不要再叫我音樂(le)老師了。"下麵同學都笑起來。
"今天宣傳隊裏選一名合唱隊員,我看就讓你們的宣傳委員虹奇去,虹奇你來唱一下<紅星照我去戰鬥>。"
虹奇站了起來,趙老師給他拉起了伴奏,隻唱了一半,趙老師的琴就停下來了:"停、停、停,額說你就是張馬嘴,再好的料到你嘴裏也是草味,這麼好聽的歌,要唱得生情並茂呢嘛,你的聲音很好,就是象唱經,你看額給你唱。"
他放下琴,來了個清唱,他的歌聲嘹亮,加上手勢,簡直就是李雙江的翻版,一曲唱畢,全班響起了掌聲。
虹奇在座位上說:"老師你唱得真好,怎麼你一唱歌就一點陝北味都沒了,就跟我們院子裏的結子,說話就結,一唱歌就啥也聽不出了。"下麵的同學全都大笑起來。
"你這個小子那老師來開涮,你不知道你們老祖宗全都跟額說一樣的話,你以為你的普通話真宗,還不是吃得寧夏的草料,拌得是南腔北調。"下麵接著又是哄堂大笑。他的課總是歡聲笑語,在這個學校他的課是最受歡迎的。
王老師的師道尊重是從他屁股後麵的小洞洞被徹底打破的,那時的人生活十分艱苦,家裏五六個七八個孩子實屬正常,一家人幾年買一件新衣服,還要大的穿完小的穿,有一個順口溜六七十年代的人都聽說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