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過去三四年的時間了,但是十四郎現在回想起當年的事情來,仍舊會感到無比的恐怖。現在的他對於自己和自己當年的夥伴們會產生對抗中華上國的想法,完全的無法理解。用他學會的“國文”來說,隻能用“無知者無畏”或者“蚍蜉撼樹”來解釋了吧。
中華上國確實恐怖,中華大人們確實像大魔王一樣殘忍,但是中華上國和中華大人們,同時也像大菩薩一樣,對於所有的“歸化人”都無比的仁慈。十四郎在中華忠勇營裏學會了一段話,讓他能夠很好的理解這種在現實中的對立現象,那就是“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錯誤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對於能夠快速的通過政治、文化和專業素質三項考核,獲得中華忠勇軍的身份,從而成為中華大人們的同誌,甚至於有機會自己成為中華上國一員,十四郎個人覺得自己是非常的幸運的。因為從他的實際經曆出發,成為中華上國和中華大人們的敵人,那絕對是一個無法想象的無比恐怖的比地獄還要可怕的下場。
在通過的認真艱苦的學習和訓練,成為一名中華忠勇營的士兵,得到了賜名秦十四之後,十四郎覺得自己的真的是生活在了實實在在的幸福之中了。因為從加入到中華忠勇營開始,已經獲得了新生的秦十四就不再是低劣的蠻夷十四郎了,而是從一個低劣的蠻夷,成為了比漫天神佛還要偉大,比什麼鳥貨偽天皇還要神聖無數倍的無比偉大無比英明無比神聖的中華大皇帝陛下的高貴的士兵。
在神聖的中華大皇帝陛下的光輝的照耀下,所有原本的薩摩藩的泥腿子們,都過上了“三公七民,平分土地”的幸福日子。
在神聖的中華大皇帝陛下的光輝的照耀下,所有成為歸化人的中華忠勇營士兵們,都過上了每天四頓飯,每頓飯都可以吃上肆無忌憚的吃到撐的飯團和饅頭,每頓飯都可以吃到精貴的肉類和水果,每頓飯都可以發到雞蛋鴨蛋,糖果零食,每天都可以過上像公卿一樣喝茶的真正的貴族生活了。
正是因為這種發自內心的尊崇和熱愛,秦十四從入營開始,每天都要到大營設立的掛著中華大皇帝陛下的畫片(照片)的大禮堂,去虔誠的懷著無比感激的心去參拜中華大皇帝陛下。
在他的帶動下,先是秦十四所在的班,然後是排,然後是連,然後是營,然後是整個忠勇第三營(團),最後是整個六個忠勇營,都開始把每天參拜中華大皇帝陛下當成一種固定的儀式。
複興黨的政工人員發現,與真正講道理比較起來,用“皇帝陛下聖諭”,“皇帝陛下說過”,“皇帝陛下指示”這類語言修飾起來的紀律和知識,根本就不需要進行繁瑣的解釋和講解,所有的倭國歸化人,都能夠像打了雞血一樣,快速的,用一種難以想象的堅定態度,堅定無比的死記硬背下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有的。當複興黨在九州島上的政工幹部們發現了倭國人的這個特性之後,他們就開始不僅僅是默許,更是主動的積極的用中華帝國大皇帝陛下這個幌子,在中華忠勇軍中推廣一種非常狂熱的偶像崇拜。
隨著整個九州島的解放戰爭和土地革命,隨著因為對土地和人口的合理規劃而產生的大量的因為人口相對過剩而堆積出來的由倭國歸化人組成的中華忠勇軍的出現,更因為在以後的日子裏,這些由倭國歸化人組成的中華忠勇軍戰士在中華帝國對南洋地區和印度地區的軍事和政治行動的廣泛參與,在未來幾百年後,甚至形成了一種中國東四省和南十二省的奇特地方景觀。
那就是在未來中國的東四省和南十二省裏,有著全中國最多和最密集的中華大皇帝神廟。
這些有著濃重的唐式風格的漂亮神廟,在未來成了中國最著名的旅遊景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