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武昌起義 7(2 / 2)

但是呢,這種經常能夠在說書人那裏聽到的,某某大豪仰慕某某賢人,然後就帶著糧食金錢前來投奔的橋段,往往就是像何祖賢這種有點見識的文盲以及何祖賢手下的那些純文盲所相信和熱衷的橋段。

對於何祖賢來說,三國裏有賣馬的商人投奔劉皇叔的。那麼在大明朝裏,有個把兒的商人來投奔我何將軍,這不也是很合理的麼!

當然了,不僅目前來說,就是以後的李自成的起義,也沒有哪個出身地主士紳階級的商人們會去投靠和輸送物資的。他們寧肯投靠滿清。這是出於他們的階級本能做出的選擇。從階級論的角度出發,地主階級投靠農民起義者,這本來就是違反社會規律的事情。

你沒看李自成麾下的那些文人謀士們,不是在大明朝進了監獄的,就是自己的爹進了監獄的麼。那些人都是在大明朝那個環境裏沒法生存了,才會投靠李自成的。

李自成那麼大的勢力,都沒有正經八百的封建地主和讀書人投靠,何祖賢不過是占據了一個城池的亂兵頭頭,就更不可能有人會投靠他了。

所以,這些所謂的江南商人,就是複興會派遣而來的複興會武昌起義派遣小組的成員。

黃博昌是複興軍裏的一個營參謀主任。他是整個複興會武昌起義派遣小組的總負責人。他領導的十五個人,涵蓋了軍事指揮,軍事訓練,政治宣傳,醫療保障,物資調配,組織生產,裝備維護等各個方麵。

黃博昌出身南直隸,所以他來飾演這個慕名來頭的江南商人非常的合適。

何祖賢聽說有人來投。更主要的是來投的人還是帶著大量的糧食物資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根本就沒有通知任何人,和幾個關係親近的下屬,直接就騎著馬往武昌碼頭跑去了。

等見了黃博昌之後,何祖賢敏感的就發現,無論是黃博昌坐船上的那些水手還是負責搬運物資的那些黃博昌的下人,都是一種舉止有度,一言一行都有規矩目標,組織程度非常高的軍事化的狀態。何祖賢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黃博昌,心裏有了幾分忌憚。

可是呢,在和黃博昌說了幾句話之後,何祖賢又放下心來了。因為黃博昌告訴何祖賢,自己和手下人,都是一年前參加過杭州兵變的士兵和基層武官。有感於杭州兵變的失敗,才跑到何祖賢這裏入夥的。

真正讓何祖賢放下戒心的,還不是黃博昌對自己身份的介紹,而是黃博昌給何祖賢出的主意。

他建議何祖賢組織武昌府內的百姓和士兵,大張旗鼓的前來碼頭迎接黃博昌一行。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武昌府的百姓和士兵看到希望。有他這樣的外地商人前來投靠,這不是可以很好的提搞大家的士氣麼。

何祖賢聽了黃博昌的這個建議之後,他心裏是一方麵徹底的放了心,一方麵是徹底的高興了起來。

在何祖賢看來,投靠造反者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緊怕別人知道的。因為這種事情一旦知道的人多了,那麼就坐實了投靠者參加造反的名頭了。所以,黃博昌這樣建議自己大張旗鼓的組織人手迎接他,這就是表明他是真心的參加造反的人。

第二呢,在何祖賢看來,黃博昌一來武昌,剛剛見了自己一麵,就能給自己提出一個這麼好的鼓舞士氣的建議。這就說明這個老黃,是真心的想要投靠自己,實心實意的想要給自己出力的人。這種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剛剛好就是何祖賢目前最缺乏的人。

組織民眾這樣的事情,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就以何祖賢來說吧,殺光了那些在街麵上作威作福能夠彈壓民眾的衙門裏的衙役白手之後,想要把老百姓組織起來,還真的費了何祖賢不少的力氣。

好在現在武昌府百業蕭條,街麵上各種閑人非常的多。所以,前來碼頭圍觀的人也是人山人海的。

一千兩百來噸的蒸汽鐵肋木殼的明輪船,是複興會江北造船廠目前最成熟的產品。這種輪船現在在長江上跑著大約有將近一百五十艘了。其中江南地區的客商,就訂購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有不少跑到江北造船廠買船的所謂“江南”商人一口地道的福建官話,出身非常的可疑。

不過,即使在長江上已經不算怎麼太稀奇的東西了。但是,對於武昌府的百姓來說,這麼大的,冒著煙的,外麵有輪子的蒸汽和風帆兩用船,還是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