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武昌起義 8(1 / 2)

何祖賢現在缺什麼呢?

說起來,這位新出爐的何大將軍什麼都缺。

武昌府內的糧食和物資本來就不算多。現在更是被那些積極主動的參加起義活動的百姓和士兵都搬回家去了。

而且武昌府作為湖廣省會,湖廣地區軍事力量最高統帥衙門的所在地。湖廣總兵衙門裏,居然沒有多少能夠使用的武器。

何祖賢領著士兵打開湖廣總兵衙門的庫房之後才發現,幾座庫房中的兵器大部分都不知去向了。剩下來的,隻有些生了鏽的,壞了的長槍、弓箭和誰也不敢用的鳥銃。不少東西上麵都標著永樂的年號呢。

何祖賢現在掌握在手裏的東西,糧食極少。也就能夠讓兩千人吃個七八天的。武器極少,勉強能給目前剩下的一千四百多個士兵補齊兵器。倒是銀子不少。

巡撫衙門、總兵衙門等各級各類的衙門中的庫銀的三分之一,都落到何祖賢的手裏了。不過呢,目前武昌府裏的所有商業活動都停止了。商人們不是被殺掉就是藏起來了。有銀子也沒處買東西去。

黃博昌這次從複興會運來的物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一個就是民生物資,就是大量的糧食、成衣、布匹、食鹽以及各種鍋碗瓢盆之類的生活用品。第二個則是軍事物資。

軍事物資就相當的豐富了,主要有複興會的外銷產品,仿製“褐貝斯”的步槍一千五百條。黑火藥手榴彈五千枚(複興軍已經淘汰了這種產品)。小拿破侖鋼炮二十門,開花彈兩千枚。這是熱武器部分。

而冷兵器部分則是鎖子甲五千套(有了近現代的鋼鐵和機械工業,生產這玩意容易著呢),長槍五千杆,連發長程鋼弩兩千具(主要部件使用鋼製品,主體還是木頭的),弩箭兩萬發。

這一堆堆的糧食物資讓一千多個起義士兵運送了整整一個下午還沒有運完。不少人看到大量的糧食的時候,眼睛亮了起來。不少人看到那些閃亮的(其實不怎麼亮)鎖子甲,成捆成捆的長槍的時候,眼睛亮了起來。而最後運出的那二十門拿破侖小鋼炮,則是讓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裏麵就包括正在和黃博昌聊著天的何祖賢。

在何祖賢問黃博昌這些物資的來源的時候,黃博昌非常坦然的告訴何祖賢,這些東西他都是通過洋和尚買來的。並且,黃博昌還向何祖賢強調了:隻要銀子足夠,那麼這樣的物資,他可以要多少就能買到多少。而這首批物資,則是黃博昌向何祖賢贈送的。

何祖賢現在哪管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啊。就是黃博昌說這些東西是從皇帝老兒的墳墓裏刨出來的,你以為何祖賢不敢攻打離武昌不遠的承天府麼。

何祖賢真的是驚喜的不得了。黃博昌不僅一來就給他解決了巨大的問題,更主要的是,黃博昌還給他帶來了一個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取物資的渠道。隻要有了這樣一個渠道,不缺錢的何祖賢就可以保證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了。

在經過一天的熱絡交流之後,黃博昌就開始向何祖賢進言。黃博昌告訴何祖賢,想要保證這些物資的有效使用,必須要有明確的製度。目前起義士兵的管理模式是非常的混亂的,必須要在起義士兵中建立起有效的指揮體係,才能把這些武器充分的使用起來。

何祖賢現在是百分之百的信任黃博昌。他立即就接受了黃博昌的建議,使用黃博昌帶來的人手,對軍隊開始整頓。

八個複興軍的軍事幹部也沒有在起義軍中搞什麼太出格的事情。他們沒有改動最基層的那些十人隊的小隊長的職務,而是開始完善隻有一個總指揮和無數個小隊長的兩級體係的起義軍。

複興軍的幹部采取的是最公正的選拔方式。在一百多個小隊長中,誰能夠舉最多的石鎖,誰能夠使用長槍擊中最多的目標,誰能帶領隊伍保證隊伍不散的情況下跑完兩裏地的,誰就會被提拔成中隊長,成為五個小隊的領導者。

複興軍幹部采取的選拔方式公開透明。一千四百個堅定的起義士兵,沒有一個反對的。很快,二十八個中隊長就產生了。而在中隊長的基礎上,複興軍幹部又用同樣的辦法選出了七個大隊長。

就這樣,每十人一個小隊,設小隊長一名,副隊長一名。每五個小隊有一個中隊長,一個副中隊長。每四個中隊有一個大隊長,一個副大隊長。隻用了兩天時間,複興軍的幹部,就幫助一千四百個起義士兵,建立了一套簡單的三級指揮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