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鈺彩冷笑了一聲,隨即卻又展顏而笑,“其實還真是一場誤會。和你們開個玩笑”她將手舉過肩膀,晃了晃手掌。
“這壺酒確實不是我們花主所賜之物,但也不是之前我說的那樣,隻是為了逗逗你們。”鈺彩看了看陳平安,然後對著李寶瓶笑了笑,最後對著林守一眨了眨眼睛。
李槐聞言,長籲了一口氣,“我就說嘛,我李槐大爺看人的眼光怎麼會錯。”
“敢問鈺彩姑娘,那這壺百花釀是如何輾轉到阿良手中的。”陳平安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之前福地為我師姐成功破關而大排筵宴,阿良是作為賓客身份出席的。而這壺酒水,則是我的另一位師姐私下裏請求阿良幫忙的提前酬謝,聽說請阿良幫忙捎話給那文聖首徒,請他來再次來百花福地做客,如果請不動的話,最好能幫我那師姐討要一幅墨寶。聽說一百六十年前,文聖的兩位弟子曾經造訪過我們百花福地,而我那師姐對文聖首徒相當於是一見誤終身,天天念叨著對方有多麼的溫文爾雅,驚才風逸,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可惜我當時年紀尚小,沒啥記憶,所以才偷偷溜出福地,想要親眼看看這文聖首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驚才絕豔之輩。隻可惜探尋不到阿良的蹤跡,那天在黃庭國都看到了腰間係掛的酒葫蘆,就算準了你們肯定與阿良有什麼關係,這才一路跟過來。“
李槐對著李寶瓶竊竊私語道,”一百六十年前,看樣子眼前這位,咱們叫姐姐也是不太合適了。“誰料被鈺彩聽了去,結結實實地賞了個板栗。
孫伯開口道:”鈺彩仙子所說的文聖首徒,應該就是大驪王朝的現任國師,綽號繡虎的崔巉。不過他應該已經叛出文聖一脈,沒有了首徒的說法。”
鈺彩聞之一愣,而同樣愣住的還有陳平安。
陳平安趕忙問道:”孫伯,那文聖一脈具體指的是什麼。”
“這可難倒我了,讀書人的事情,我向來不太感興趣,這些也都是道聽途說的。我隻知道,文聖是浩然天下公認的第四位聖人,他的學識淵博程度,旁人難以企及,而且他所創立的學說,受到了當時許多讀書人的追捧。然而文聖並沒有學他人那般廣收門徒,他的親傳弟子僅有四位,這些就是我知道的了。”
大驪國師崔巉是文聖的首徒,齊先生是崔巉的師弟,那麼自己身邊這群學生不也是文聖一脈嗎,天下公認的四位聖人之一,身份之高難以言表。陳平安震驚的無以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