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2 / 2)

”什麼叫不用幹,我可是近來反省自我的。而且你看外麵,連一尊小小的泥塑像都給我砸爛了,我這是有苦自知啊。你主持大局,你也沒為我說兩句好話啊,你吃著冷豬頭肉,我喝著冷西北風,咱倆誰慘,誰慘。”老秀才聽到這些話,跳起腳來的罵

老者見老秀才如同一隻撒潑的猴子一般,倒也沒什麼情緒波動,應該也是見怪不怪了。他又淡淡地補充了一句“哦,這也是老頭子的意思。“

老秀才聞言,蹭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興奮地說:”此話當真。誒呦,那怎麼好意思勞煩禮聖大駕光臨,他作為咱們浩然的扛把子,最能打的讀書人,怎麼能為了我這種小角色操勞。還有咱三哥,最近累不累啊,這大會小會開的,累壞了吧,要不要我幫你捶捶肩,揉揉腿啊。別的不說我最近可是湊巧進了那個門檻,那些老的不能動的不說,那些個以外,你指哪我打哪,咱突出就是一個精準打擊。“

”行了行了,都知道你是天下最年輕跨過那道門檻的了。你忙完私事後,幫文廟確定一下那幾位的態度,順便拜訪一下皚皚洲的劉聚寶。“老者說完也不想久留,如一陣煙般飄散而去了。

”這事我擅長,與人打交道那可是我的強項。“老秀才也不管對方聽沒聽見,就這麼招呼著。說罷依舊坐回座位,一個人自飲自酌起來。

能稱齊靜春為弟子的人,那毫無疑問就是浩然文廟排行第四的文聖。雖然三四之爭落敗後,連神像都被請出了文廟大殿,但沒有人會質疑文聖的駁雜學問以及他對浩然的貢獻。而被文聖稱為老三的便是亞聖無疑,雖然兩人之間有那三四之爭,但那隻是學問上的較量,大動幹戈的也隻是各自文脈以及受他們學說所影響的儒生弟子而已。文聖一句”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至也。“給了不少讀書人以信心,但是還有更多的人卻是覺得此話荒謬至極,不僅毀壞了他們心中以儒家為崇尚的信念,而且還相當於是公開質疑了文廟的地位。所以當老秀才三四之爭落敗之時,更多的人都是不明就裏的被帶入到了聲討文聖的大軍之中,為了事情不再愈演愈烈,文聖才自囚於功德林之中,文脈首徒崔巉也叛出文脈,去到了寶瓶洲當了一個小國的國師,其餘弟子為了遵守師命,不得不流落於四方,對於那幫儒生的落井下石不發一言。

其實文聖與亞聖的私交還是很不錯的。既然兩人身份明了,那他們口中禮聖和老頭子的身份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