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殿內仍是歌舞升平,武青玦靜悄悄地溜回來並沒有引起什麼人注意。又一輪行酒過後,繼續觀看歌舞,一會兒司儀官來報吐蕃使團有一特別的禮物要獻給天子。天子允使節上殿,片刻之後,武青玦見到之前在水榭偶遇的那位牟笛王子帶著兩人走進殿來,向皇帝行禮:“吐蕃王子牟笛參見皇帝陛下!祝陛下福壽安康!”
身後跟著的那位衣著華麗的中年大漢跟著道:“吐蕃使節朗德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位使節的漢話說得比牟笛順溜多了,另一位青年男子衣著尋常,手裏捧著一隻狹長的錦盒,卻隻行了禮稱了萬歲,沒有上報姓名,隻低調地站於牟笛和朗德側後,看似隨扈。
“平身!”皇帝的目光隨意地在三人身上一轉,落到牟笛身上,倒是仔仔細細地打量了牟笛一會兒,微笑道,“你便是墀鬆德讚讚普的幼子麼?果然長得精神。”
“陛下謬讚。”牟笛在殿上倒是挺懂規矩,沒有露出與武青玦談話時對大唐禮儀不以為然的表情。
“你小小年紀跟著使團跋山涉水,一路辛苦了。”皇帝陛下是知道這位王子的年紀的,乍一見他,有些出乎意料,不由笑著轉頭對相王道,“相王可知這位小王子幾歲了?”
相王見女帝問到他,也細細打量了牟笛一番,猜測道:“似是舞勺之年了。”
“相王此次可眼拙了。”女帝露出就知道你會這麼猜的表情,笑著公布答案,“這位小王子天賦異稟,尚在總角之年,現今不過年方九歲。”
女帝此言一出,殿上眾人紛紛麵露驚奇之色,齊齊看向牟笛,像圍觀動物園的猴子的一般。武青玦心中也是萬分驚訝,想到之前牟笛頗為直率無狀的言論,暗忖怪不得他如此,之前以為他是吐蕃人所以不懂規矩,起來年紀甚小也是原因。
牟笛見眾人都盯著他,卻也不惱,目不旁視、神情自若,女帝見他舉止落落大方,暗自稱許,神情和藹地道:“卻不知吐蕃欲獻何禮?”
牟笛恭敬地道:“牟笛為陛下獻上一曲,以賀天朝盛世太平。”說完一揚手,一旁的侍扈將錦盒打開,取出盒中的骨笛遞到牟笛手中。
朝臣見吐蕃使團所謂“特別”的賀禮不過是一支笛曲,卻說得那樣慎重其事,眼中免不了帶上幾分不以為然。皇帝聽了牟笛的話,倒是神色平靜,點頭道:“可。”
牟笛眸光一轉,舉笛至唇,一聲清越的鳳鳴之聲直衝雲霄,聲勢頗為懾人,但笛聲卻不刺耳,如百鳥之王落於梧桐木上,仰天發出的一聲清鳴,悠遠清揚。鳳鳴聲沒,隨後是一串活潑生動的鳥鳴聲,忽而婉轉、忽而清脆、忽而花俏、忽而嘈雜,像是百鳥聽到了鳳凰的召喚,驚而躍起,啁啁啾啾、嚶嚶嚦嚦、喳喳咕咕、哇哇啞啞地叫個不停,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像是飛進了各種各樣的鳥兒,撲騰著翅膀在殿堂上鬧將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