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青玦心中發苦,知道皇帝寵信上官敏,卻不知道她寵信他到了如此地步。卻聽武明玥笑道:“母皇怎麼也跟著他們打趣起這孩子來了,看把她臊的。”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看似不經意地便把皇帝淩厲的氣勢化解開去。此時內侍來報,二皇女一家也來給皇帝請安,正在殿外候旨。二皇女一家的座駕本是跟在大皇女的車駕後的,本該是一前一後抵達皇宮,卻不知道為何原因,竟拉下這段時間。
這當兒二皇女一家已經入了殿內。二皇女武明瑤與其夫長孫幼茗行在前,身後依次是長公子武青璃、次公子武青瑁、三貴女武青珞,以及被哺養嬤嬤抱在懷裏,年紀最幼的四公子武青瑞。
二皇女一家先給皇帝請了安,又依次和皇長女一家見禮。武青玦跟著雙親起身回禮,抬眼見武青珞正將目光轉過來。武青珞見到武青玦的妝容,微微一詫,便將臉高傲地昂起,挑釁似地看著武青玦。她今日披著一件淺紫色的狐裘,裘下似著了紅裙,每走一步便露出火紅的裙角,伴有清脆的鈴鐺聲響起,原來她裙子四角綴有十二鈴,卻是昔日聖神帝首創的響鈴裙。武青玦見她這般盛氣淩人,不以為然地移開目光,反正有尊長在場,武青珞再怎麼不待見她,也不至於太放肆的。轉眼見武青瑁也看了自己一眼,麵上卻無什麼表情,一眼過後就別過臉,像是她並不值得他關注一般。他的脖子被衣領遮著,看不到當日被她狠咬過的傷口好了沒有。唯有武青璃表情和善,年紀尚幼的武青瑞表情天真。
人多了皇帝陛下的目光自不會再關注到武青玦身上,而是落到她鍾愛的武青珞身上去了,加上青瑞年幼討喜,殿內頓時歡聲笑語不斷。這上官敏不知真是心高氣傲,還是懂得察言觀色,這會兒卻是不再妄言,安靜地佇立於女皇身後,刻意收斂了鋒芒,像是一抹不被人注意的影子。一會兒功夫,三皇子武明珺夫婦和四皇女武明瑚也陸續前來,這屋裏就更熱鬧了,又寒喧一陣,皇帝陛下似乎有些不勝叨擾的樣子,懶洋洋地道:“得,朕這裏無事,也不用你們陪著,你們該去給相王請安了。”
眾人見狀,知道皇帝陛下倦了,也不敢多留,紛紛起身告辭。一行人的轎輦浩浩蕩蕩地向相王宮中行去,給相王請了安,相王倒是多留了眾人一陣,還留用了午膳,才讓他們退了。出得殿外,二皇女武明瑤突然提議去遊湖,說姊妹幾個平日也難得一聚,眾人也無什麼異議,反正接下來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園子裏和接踵而來的皇室宗親和朝堂權貴應酬。隻有三皇子夫人劉氏因有孕在身,辭了行,回三皇子出宮前的舊居休息。
車輦行至太液池邊,遼闊的太液池風冷霜寒,便是沿湖的柳樹枝上披紅掛彩,也抵不住隆冬的寒氣。武青玦下了輦,給寒風一灌,縮了縮脖子,武明玥的隨侍女官秦尚儀趕緊給她手裏塞了一個小火籠,並給她套上狐毛手籠。進了宮,便要隨宮裏的規矩,宗室子弟的隨身奴仆是進不了禁宮的,隻能等在皇城,宮裏自有宮人伺候,隻有尚儀這類近似女秘書的食朝廷俸祿的隨身女官才能侍其左右。
此處離舉行宴會的麟德殿尚有一段距離,武明玥等人選在這裏下輦,是因為園子裏已經有早到的皇室宗族和朝臣三兩成群,自是要下來與眾人交際應酬。隨在他們身後的二皇女一家也不緊不慢地跟了過來,幾位帝姬皇子相攜踏上太液池邊的回廊,身後糖葫蘆般跟了一串人。眼見著前方有朝臣迎過來,武青玦最是煩惱這樣的場麵,遲疑一陣,終是忍不住和武明玥道:“母親,青玦想去母親的舊居看看書。”
武明玥知道她性子靜,不喜應付這種場麵,雖然已經是決定要開始培養她處理朝事,也不急於這一時,便笑著允了,指了個小宮人陪她回去。武青玦鬆了口氣,趕緊離開這讓她喘不過氣兒來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