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慶賀(1 / 2)

一日兩更,燕歌的文,質素上乘,兄弟們推薦收藏支持!

……

“武總管,要不你先回侍郎府,悄悄回稟我父親,說我這兒還有客人,一會就過去。”李岩走到中院偏廳外,吩咐武福。

“好!”武福答應得倒還爽快,幾步就出了中院。

進了偏廳,李岩見一身著青色絹布甲的杜希望,拱手為禮,笑容滿麵:“杜大哥來到府上,李岩未能出迎,恕罪,恕罪。”

“李中侯今日在含元殿被聖人授予文武兩職,說起來現在是杜某的上官,太客氣了,今後還要李中侯多多提攜。”杜希望拱手還禮,言行有了幾分拘謹。

偏廳外,武福悄悄折了回來,躲在交窗下偷聽。裏麵的聲音與燭光一道透射出來。

“杜大哥,大唐步入開元盛世,國力強盛,聖人明年就要泰山封禪,他有開疆拓土之誌,連秦皇漢武都不能比,羽林親軍中悍將勁卒隻有轉投邊軍才能建功立業。”這是李岩的聲音,開門見山,聽上去話語誠摯。

“李中侯聖譽正濃,你的才幹當在廟堂,怎麼想起轉投邊軍?”杜希望的聲音帶著好奇與疑問。

“哈哈哈,本朝文武不分,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咱兄弟先得出去掙些軍功,回到廟堂才會受人尊重,這也是一種資曆。”李岩爆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嗬嗬,那倒也是。”杜希望也跟著笑了起來。

裏麵的聲音忽地低沉下來,武福隱隱約約也聽不真切。“明日……我到右威衛郎將府報到,挑五百羽林騎,駐紮……在筆架峰下,你幫我挑一些年輕的軍校……咱們先練一批軍校出來……兩三年後,我們就帶著這批軍將轉投邊軍。”

“練軍校?”杜希望的聲音頗大,很是驚訝。

“五百羽林騎,寧缺勿濫,我到西市番坊招一些波斯,昭武九姓的胡人少年,以後在安西四鎮用兵,也用得上他們。”這幾句李岩說得緩慢,像是深思熟慮過的。

“既然李中侯有此大誌,我這就去聯絡幾位軍中兄弟,挑些悍將勁卒,唉,可惜了我一位好友已不在帝都羽林騎中,以他之才,李中侯必然能展鯤鵬之誌。”杜希望激動的聲音裏夾著一聲長歎。

“誰!”李岩的聲音甚是好奇,提高了幾度。

“左威衛郎將王忠嗣,雄毅寡語,極有武略,聖人曾當麵讚許他以後必為良將!他去年剛滿十八歲,偵查得知吐蕃大讚普正在玉川檢閱軍隊,不顧其他將領的反對,率三百精騎星夜出擊,斬敵數千,俘虜牛羊萬頭,吐蕃讚普倉皇逃走。”杜希望的話語中充滿了羨慕崇敬之情。

好半天房內都沒有再吭聲,陷入了夜色一般的沉默中,武福如幽靈般悄無聲息地閃開,消失在茫茫的夜色裏。

偏廳內,李岩一聽說這個名字,就感到如山的壓力逼來,大唐的軍神,日後的四鎮節度使,屢敗吐蕃,北伐契丹,滅亡了後突厥汗國,軍威赫赫,威震邊陲。

要不是李林甫之流陷害他,彈劾他與太子勾結謀反,被皇帝貶到漢陽。一年後王忠嗣暴卒,年僅四十五歲。

有大唐軍神王忠嗣在,安祿山這個胡兒還敢造反嗎?

隻聽見燭火輕微的劈啪聲,李岩半晌無語,拍了拍杜希望的肩:“杜大哥,見賢思齊,我們兄弟奮起直追,日後也不遜王郎將,挑選軍士,就拜托你了。”

從燈火輝煌的平康裏坊街穿過,李岩身邊幾個少年隨從跟著,快步來到工部侍郎李林甫的府第。

正堂之上,紅燭高照,絲竹歌舞不絕,李岩躲在窗外觀察了一陣子,戶部侍郎宇文融,吏部員外郎源潔、侍禦史王鉷和其子王準,裴元慶,吉溫,駙馬王繇,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官兒,賀客眾多,隻是沒來待詔府,都到了這邊?

李岩大步走了進去,笑著拱手打了個哈哈:“李府的酒菜可合各位的胃口?李岩雜事纏身,來得晚了,萬請恕罪。”

侍禦史王鉷裝著埋怨道:“為賀岩哥兒榮升,我這個做伯父的,親自上門恭賀,你到哪兒去了,為何姍姍來遲?”

這時,戶部侍郎宇文融的目光也朝著他掃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