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殿試(2 / 2)

“我進殿考試了。”李岩袍袖一甩,大步流星地趕了過去,與晁衡成為最後進大明宮的兩名貢生。

這就是大明宮麼?它的麵積是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多,李岩站在專門舉行重要典禮儀式的大朝含元殿前,立刻感覺到盛唐的雄渾大氣撲麵而來,含元殿東側前方有翔鸞閣,西側前方有棲鳳閣,以曲尺形廊廡與含元殿相連。如碧空翱翔的翼龍一般,這組龐大壯美的宮殿建築群映著滿天的朝霞,讓李岩呼吸幾乎停滯,身旁的晁衡已經跪伏在地,三拜九叩忙個不停。

前世也參觀過故宮,李岩有了免疫力,心裏道了一句,小日本果然沒見過世麵,知道什麼才叫盛唐雄風!

廣場上左右衛軍士以黃旗仗為標誌,列隊分別站在兩階,他們身著白色、黑色和青色的鎧甲,手執旗幟、兵器,在晨風中威風凜凜,無聲地昭示著皇權的威嚴。

進了含元殿,大殿正中鋪著碩大的暗紅底子蓮花地毯,延伸到三層台階之上,皇帝李隆基在一片管弦絲竹聲中升殿,禮部官員帶著貢生參讚禮拜。

皇帝高坐在雕龍胡床上,素扇陳列,中官環繞,坐在最上麵那層平台上,中官從殿內黃案上捧出試題,授予禮部官員,國家的論才大典,顯得莊重典雅。

大夥兒參讚禮拜後,禮部官員才開始散發題紙。考生逐一跪接題紙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答題。

地毯兩邊,早已由光祿寺官員安放好三行書案,排定好了考生座位,李岩手裏提著一包宮裏發放的宮餅,在左邊第一排坐了下來。

第一場考詩賦,李岩甩了甩頭,強抑下心中對山莊的種種焦慮和擔心,見那考題心中大喜,終於遇上了一件順心事,描寫戰爭題材的邊塞詩,眉頭緊擰,緩緩磨墨,待周圍的貢生都開始動筆了,才慢慢在有格式的宣紙上,用顏體寫下三個字:“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李岩這會兒心靜下來,筆走龍蛇,純粹就是練書法,“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殿試按規定淩晨入場,日落交卷。

用了一個時辰,李岩考完了辭賦,吃了幾塊發放的宮餅填肚子,接著是雜文和時務策兩場考試,這兩樣李岩與蘇禮部探討得最多,就將平日裏寫的東西依照題目重新排列組合了下,又反複思考,認為無誤後,這才認認真真地謄寫下來。

卷麵可是要整潔幹淨,李岩這一點非常小心在意,卻完全沒有注意到皇帝李隆基已悄悄走下平台,一路巡視過來。

岩哥兒這孩子果然是有真才實學,剛才那篇邊塞詩歌,已被幾名主考官評為本場第一,李隆基站在他身後暗讚,看他下筆成竹在胸的樣子,平日沒少下功夫讀書。

還未到前世的下午三點,李岩已經交了卷,交給禮部官員去評卷。

山莊的事這才湧上心頭,李岩眉宇間鎖著重重憂色,走到四處巡視的皇帝李隆基身邊,悄聲稟道:“臣翰林待詔李岩,有事上奏。”

“李待詔,有什麼事但言無妨。”李隆基和顏悅色道。

“今日清晨接到消息,永穆山莊出事了,昨夜有人潛入,殺人不說,還綁走兩名酒師,來者不善,恐怕是想要山中仙釀的釀製方法。我已轉告高將軍,讓他處置這事。”李岩的聲音透露著深深的焦慮。

清晨得知,李岩這時才稟報,製舉考試前已委托高力士處置這事,山中仙釀可是禦酒,事關宮中安危,他的應對及時無誤,在考場中還沉得住氣,還考得如此出色,李隆基前後這麼一想,瞬間動容。

這不是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嗎?李岩果真有大將之才。

……

喜歡本書的兄弟們,將新書頂起來!收藏、推薦,打賞、評價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