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文姨娘到底是看低了蕭家對此事的決心,她想讓葉楠夕躲,蕭家卻沒有給葉楠夕躲的機會。第二日一早,葉楠夕喝完藥後,正打算上床再歇一會,就聽說蕭家又派人過來了,隻是這次卻沒提出要見她,而是提出要見葉老太太。
“來的是誰?還是三爺的隨侍?”葉楠夕蹙眉倚在軟榻的引枕上問了一句。
“不是,是昨兒那個管事的康嬤嬤,我剛剛去前廳偷偷瞧了一眼,聽她問了您的身體,然後跟太太說想見老太太一麵。”綠珠一邊說著,一邊忐忑地看著葉楠夕,“看樣子,蕭家是著急要接夫人回去,若是老太太被說動的話,估計就不用等老爺回來了,老太太點了頭,三奶奶就是再不願也得跟著她們回蕭家去。”
葉楠夕也意識到事情已迫在眉睫,抱著嵌絲花鳥的銅胎手爐沉思片刻,然後問:“康嬤嬤幾個已經去老太太那邊了嗎?”
綠珠點頭:“我從前廳出來的時候,太太就領著康嬤嬤去了老太太那兒了,這會兒應該已經跟老太太說上話了吧。”
“那文姨娘呢?”葉楠夕放下手爐,緊了緊披在身上的絳紫暗紋罩衣,“姨娘知道這事了嗎?”
“我在前廳偷看的時候,文姨娘也在一旁,太太領著康嬤嬤前腳才走,文姨娘也跟著往老太太那邊過去了。隻是老太太不喜人多,看門的婆子丫鬟又不甚待見我,所以我就先回來將此事告訴三奶奶。”
葉楠夕垂眸看著炭盆裏燒得通紅的木炭沉思,當日文姨娘讓人開棺,發現她還剩一口氣,而在那等混亂的情況下,最後拍案命人去請大夫的是老太太,不管怎麼說,老太太此舉她自然是心懷感激。可是據她這個月在葉家的體會,以及腦海裏殘留下的記憶,得出她對那位老太太的了解,眼下幾乎可以確定,葉老太太不會拒絕蕭家,因為沒有可以拒絕的理由。
葉老太太愛麵子,凡事都喜歡講一個理字。當日,葉老太太開口讓人去給她請大夫,是因為她到底是葉家的孫女,就算她令娘家丟盡了顏麵,但祖母看到孫女還吊著一口氣,沒道理見死不救。
而今,她是蕭家的媳婦,蕭家派人來接自家媳婦回家,葉老太太同樣沒有理由攔著。更何況眼下的情況就如年氏所說,所有的錯都在她身上,蕭家不僅寬宏大量繼續接納她,而且還特意派人過來接她,葉家是隻有感激的份,沒有拒絕的道理。
葉楠夕將烤火的手縮回袖中,緊緊握了一下,就下了軟榻往外走去。
“三奶奶這是要去哪?夫人如今的身體還未好利索,吹不得風的!”
“我去老太太那看看。”
昨日下了大雪,今兒早上雪雖停了,但因下人懶怠的關係,院中的積雪還未打掃幹淨。於是葉楠夕這一出去,頓時被雪光刺得眯起眼睛。綠珠拿著大氅追出來後,正好瞧著葉楠夕抬手擋了一下眼睛,她即往院中看了看,忍了忍,到底沒說什麼,隻是趕緊將手裏的大氅披到葉楠夕身上:“三奶奶這會兒過去能說什麼,若是被康婆子等人瞧著三奶奶都能下床走動了,豈不是更加有理由讓三奶奶快些跟他們回去。”
“我不進去,就在外麵看看。”葉楠夕一邊說一邊往老太太那邊走,她對蕭家知道得太少了,這個月來,綠珠偶爾跟她提起蕭家的事情時,有大半的人她是完全陌生的。但昨日綠珠跟她提起康嬤嬤,她即覺得腦海裏隱約浮現出一個身影,所以直覺自己需要去親眼看看。除此外,她也覺得自己該去見一見老太太了,自己這條命有一半是葉老太太給救回來的,而且如今她又是這家裏的晚輩,眼下既然能下得床了,自然應該去祖母那邊說一聲,好讓長輩放心。
葉老太太的院子前麵有個觀雪亭,離院門不足三丈遠,中間還擺了幾塊奇巧的山石,另一側則種了幾株紅梅。此時觀雪亭附近有兩小丫鬟正拿著掃帚清理積雪,忽瞧著葉楠夕走過來,不由都停下手裏的動作,然後有些愕然地站在那,愣愣地看著葉楠夕越走越近。
蕭家的三爺似乎是個極為慷慨之人,但也或者是因為存了一份心虛,所以當日給葉楠夕準備的陪葬之物除了金銀首飾外,就連平日裏能用上的衣物器皿等都有,並且是同棺材一起送回葉家,算起來比當年葉家送過去的嫁妝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這些日子葉楠夕在葉家過得雖不算多舒心,但手頭並不拮據,日常的穿著甚至要比年氏還奢侈。即便這一個月來她為了能養好身子,給府裏各處打點了許多,同時還往年氏那送去了一些,但總的算下來,也才花了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