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掣肘(2 / 3)

這樣一來,不僅無法助她內外勁力合一,偏離錯開的功法,還讓她有時候行為動作如殘疾麻痹了一般,錯漏頻出。

很快,莫葉便自行放棄了這種嚐試。

每天將一種功法吐納運轉兩周天的安靜練功日子,一天也未間斷。

莫葉初時也會懷疑,偶爾也心緒煩躁的想棄練,但她一想到自己始終查不清楚絲毫根跡的身世,還有可能潛藏未出的自己祖輩的仇敵,另外還有師父的事,不論她會不會因此去報仇,至少一定是要查清楚的!

漂泊無依的不安定感,還有封藏在心底,從未淡忘的一絲恨意,讓莫葉不可猶豫、必須選擇,並堅定的按照自己選的路走下去。

她的選擇,曾在她請求與師父同來京都的那一晚,就對師父說明白過,後來她也對伍書說過,但無論她對幾個人說過,又說過了幾次,都不如她親自實施這些,給自己帶去的感受清晰深刻。

這樣堅定、穩定的一步一步走出,一天一天過去,她的心緒反而愈趨平靜。是她心中追求的理想,讓她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但相反的,又是這樣的生活,在這三年裏,對她的性格形成了一道很平、很鋒利的磨刻。

這樣的日子直至一年前,伍書忽然主動找到莫葉,雖然還是不同意教她外練功法,但他的決定已經算是做了很大改變了。

在原內練功法的基礎之上,他要再教莫葉接暗器之訣竅。

但他又僅僅隻是教她接。

伍書仍不肯教莫葉絲毫攻擊性的招式,連投擲暗器的訣竅,也在他教莫葉接暗器的時候,全部忽略,一絲未透露出來。

那時,是莫葉天天過著沉默練功生活的第二年,她的心性已然比初時沉穩許多,不再肆意試圖去改變伍書的決定,選擇先服從。

因為這是伍書唯一肯給她增加的一項功法,所以她鑽研得很用心,練得也很刻苦。除了隔幾天伍書會來找她對練,她自己還琢磨出了“落葉練法”和“雀群練法”,也就是在群落的葉子裏,或者群起的麻雀中,隻捉準一個目標。

……

在這一年的練習過程裏,莫葉得到了兩類人的愛憎。

有遊吟詩人,時常能看見一抹倩影在落葉中“起舞”,靈感湧現作詩篇。然而等他們想要靠近看個仔細時,總是與那舞葉佳人失之一臂。

後來這些詩人也漸漸想通了一個道理,或許近看不如遠觀,或許妙人兒得來反而失韻味。他們在遠處看著,可以一直持有這種飄渺靈動的感覺,那妙人兒也能時時到來,舞姿現出真自然。

而京都郊野鄉村裏的孩童,則非常討厭一個人。

她總在他們誘食捕鳥的時候出現,驚散他們等候已久的獵物,偏偏他們當中彈弓玩得最強的孩子王,竟一次都沒有打中她,懲戒不到她。

雖然她後來也主動幫他們捕鳥,但她每次隻捕一隻。雖然一羽未損的鳥兒很討丫頭歡心,但那哪裏夠他們一群孩子解悶?而且大家的愛好都很一致,意見也很明確,他們更喜歡用彈弓將鳥從樹枝上直接射下來時的那種成就感。

……

伍書在與她對練時,更考驗她的應變能力,而她自己在落葉雀群中練習時,幾百天裏次數逾千遍地練習,磨練的雖然是基本功,卻將她的眼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凝聚打磨到了一個不容小覷的高度。

對於她的這種進步,伍書在平時與她的對練過程裏,也已經能感受得到了。

但伍書隻是有這些感受,並欣於見到莫葉的刻苦,卻忽略了一個問題。武學招式,其實最原始的萌芽源發於日常勞動,這種技巧也會遵循勤能生巧的規律,而武學又是人類智慧所創造,所以在熟練到一定層麵的時候,是可以窺見玄妙,無師自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