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王泓理解德妃的難處。
她算是他的義母,從小到大頗受她地關心照顧,他對此事無意宣揚,並且默默配合其事的進行保密,甚至也在留心廖世的消息。
起初王泓也想過,通過自己的力量,能幫便幫,但後來他對於此事的了解,因為比起初知道時更透徹了些,他的態度也因此發生改變,便暫時擱下此事。
但他不會完全遺忘此事之中的各種細節,到了現在,因葉正名那“鬱氣難消”之心結,他自然而然將這些存在腦海裏的資料翻出來勻了一遍。
廖世不在乎名利,除了煉藥一途,他也再無其它嗜好。而因為他所擁有的絕頂藥術,隨便著手治一個土財主,混得的銀子都夠他一年花銷了。不必天天為謀生計而勞作,所以他常年蹤跡渺茫,極少在人多的地方出現,幾近不與人打交道、絕世而居。
這樣的一個人,會讓他的一個來往並不密切的朋友,因為何事而鬱悶至咆哮失儀的境地?
算起來,在自己的了解範疇裏,廖世此生受的最大委屈,就是十多年前,他在天牢蹲了幾年的冤獄。但如果一定要尋個人,為此事負責,那應該是當時作為介紹人,請他入宮為前朝太後治病的嚴廣。
事實上,廖世在此事之後,的確不再怎麼跟嚴廣來往了。當年他倆跳出仕途官場的界限,在醫界裏的私交,似乎受此禍摧毀不小,否則德妃也不會在尋找廖世這件事上,自最初就果斷放棄了嚴廣那條人脈路線。
……
腦海裏思索著這件事,到了一個各種頭緒纏繞的迷沼之中,使得一開始王泓與弟弟在交談中的話題,毫無預兆的斷開了後續。
直到聽見弟弟連喚幾聲,他才回過神來。
“二哥、二哥,你又在沉思什麼呢?還在煩惱葉叔叔的事?”
王泓稍微收神,目光抬起,就看見弟弟王哲眼裏盡是關切,目視著他又說道:“不要再想了,且不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什麼氣他的事,我倒是有些懷疑,他說了什麼氣到你的話。但不管怎樣,你別氣著自己,我們王家與葉家,是不可能記仇的。這是對於我們王家來說,唯一特別對待的外家。”
王泓目色一動,忽然說道:“外家?你忘了葉家還有一個葉子青?”
葉子青在王泓的心裏,地位特殊,兒時的他在她居住的別苑裏,體會到了一絲母愛關懷。時隔多年,王泓本來也以為這份特殊的感情已經沉澱在心底,雖然他不會忘記,但也不會這麼容易就隻是因為一句話裏提了她一下,而激動浮躁。
但此時,聽弟弟語出“外家”兩個字,他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打從心裏不認同,急切的想要辯駁。
更何況,這種激動情緒也並非全是由他的個人感受所至。葉子青是名正言順、禮儀齊全,被冊封為賢妃,所以亦屬於所有皇嗣的義母。雖然為了辦冊封之事,禮部官員對她的身世做了一些書麵修飾,但她終是葉家族人,這是抹滅不了的事實。
如此算來,葉正名也屬於皇親國戚了,怎麼可以冠名“外家”?
……
在王泓的腦海裏,對葉子青的印象還定格在十年前。
小腹微微隆起的少婦,總喜歡在那處安靜的別苑裏慢悠悠走來走去,偶爾會在院角那處野生的杏樹跟前停下來,舉手挽過一支在冬日裏隻是光禿灰黑一條的杏枝,目光盯著枝節微突處,眼神裏透著期盼,似乎是看見了開春時節的枝頭明媚。
住在別苑的她很在乎飲食,雖然每一頓飯都吃得不多,但種類一定很豐富。他倒是因此也得了幾個月的口福。而除此之外,在懷孕期間的她,便極少有別的孕婦常有的某些習慣。
……
葉子青被冊封為賢妃的時間,與蕭婉婷被冊封為德妃的時間,非常接近,兩人也都有過照顧王泓一段時間的經曆。但在十年前,王泓就隱隱然已在心裏對這兩個人排了一個輕重位置。
雖然賢妃後來因為要待產,便不能繼續照顧王泓,將他移給了德妃,然而在德妃的宵懷宮居住的那段日子,王泓卻常常想念賢妃。隻是不知道後來因為什麼事故,她的人說沒就沒了。
當時的王泓也就四、五歲左右的樣子,除了傷心了好一陣子,再無別的感想。
但是,他住在賢妃的別苑中約摸半年的日子,此後過了近十年,終是難忘。
即便在後來的大幾年時間裏,德妃從未停歇的照顧他,但那份他小時候對賢妃產生的依賴,並非是德妃用積累時間量的方式就可以衝淡代替的。
更何況,如今的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小孩子了。
他雖然自小身體孱弱,卻非因此削弱腦力。近年來,從無意間的聽聞,到有意去打聽,對於賢妃葉子青的戛然離世,他已能掌握的資料,即便不是當年之事的全部,但冰山一角已足見未解之謎的蹊蹺氣息。
資料碎片中,體現了一條最讓王泓詫異,並且無法在心中跳過此事不管的關鍵要素:賢妃生下的女兒,至今還存活於世。
這可是他的妹妹。
當年賢妃在懷孕期間,與她有過接觸的禦醫、宮女、產婆……總能讓王泓找到一兩個舊人。
從時間上判斷,賢妃的女兒,正是十年前林先生帶出宮去的那個嬰孩。此事乍看去,似乎存在一些隱晦難言的問題,但王泓接下來又很幸運地尋到了賢妃還未出閣時,身邊帶著的一個貼身仆人,因此才知道了當年林先生帶著賢妃的女兒出宮,絕非因為苟且之事。
賢妃分娩,結局卻是一屍三命已隕其二,在幾名禦醫會診後,得出一條可怕的真相。
在真凶未明,但行凶手段極其陰損的危機背景下,父皇不想再拿愛妃以命換命留下的女兒去冒險,在與林先生商議後,使其帶著女嬰離開京都,並一路派人追殺,造成其假死的現象。
而究極禍事根源,在守備森嚴,但內部人心又免不了複雜的皇宮之中,能使用慢毒逐日蝕壞賢妃體質的真凶會是誰?
王泓有閱讀的愛好,因為他從未奢望立儲之事落在自己身上,所以閱讀麵大多偏開了朝政。而皇帝看他身體弱,也沒有給他過重的學習任務。這便讓他有了比較自由的閱讀空間,獲得一些前朝宮廷秘辛的散碎記錄。
起因為嫉妒,落果至殺戮,實為宮殺!
隻是簡單的兩個字,以無比空乏的理由,一念至殺一人。
王泓本來也難相信,女人的妒忌情緒,若延續下去,最後可以結成那麼可怕的罪惡。
不過,這種情況在本朝,似乎還尚未發生過。
王泓曾試著想,可能是因為父親的出身,並非與生俱來擁有皇族身份,也就沒了那麼多利益聯姻、同床異夢的妃嬪,外加上王家家族內的異常團結,父親對他擁有的六名正式娶進門的女子,都是存了真情,雨露均沾,這幾名女子相互之間,也是處得很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