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樊世襲青州衛,林靖力敵南朝軍(1 / 2)

初秋的一個早晨,天空剛露出一絲青色的曙光,京城朝陽門高達三丈的黑漆底鑲杏黃紋的大門,“格格格”地開啟,有匹通身棗紅的駿馬由遠而近飛馳而來,迅速衝出朝陽門。

馬背上坐著一個魁梧的小夥子,黑色窄袖衣緊裹著壯實的身軀,長方臉,兩道粗濃蠶眉,高鼻梁,雙目明晰,放出灼人的光亮。

但見他緊抓韁繩,雙腿夾緊馬肚,從匆匆忙忙的商販人群中竄出,沿著東南方向的官道,如箭矢,似疾風,棗紅馬四蹄時而懸空,煙塵騰飛,馬蹄後揚起陣陣黃風。

此人便是世襲青州衛指揮僉事嚴樊,是正四品銜,年方二十有一,到京城登記世襲。其父嚴義曾在青州禦敵有功,斬殺南人兩千餘名,俘獲近萬,實是大功。青州乃是南北交界之處,常有南人前來騷擾。當今北朝皇帝仁宗特準其子孫世襲官位。嚴樊喪父不久,便來京城。

那棗紅馬頗有靈性,跟隨主人從青州衛來到京師,路上一月有餘,如今可以返家了,奮力奔跑了幾十裏路。嚴樊一拉韁繩,馬便停下休息,嚴樊便坐在路邊乘涼,不自覺地想起了幾天的事。

京城偏東有一家客棧叫天地客棧,設施簡陋,但來京趕考的文舉、家道中落而又不得不來京師辦事的人,都願住在這裏。一是離皇城較近,二是吃住便宜。與嚴樊一起來世襲的三個人,分別叫張律、黃閏與吳慶,均來自南疆,祖上都是立下大功的武將,授封衛所四品官職,子孫可世襲,如今來京師辦理世襲手續。按照規矩,襲職者仍要比試弓箭和馬上功夫。幾人均武藝高強,騎馬射箭並無難處,自然無妨。

京城西郊演練場裏,人頭攢動,兵部尚書、侍郎皆坐在台上,評比武生考試。這幾人在馬上越牆、跨溝、使刀槍、射箭,贏得不少叫好聲。兵部主事十分高興,當即吩咐部下為這幾人辦理手續,早日赴邊關履職。

這幾人在京師遊樂了幾天,便啟程還家,赴任。方欲行,忽有聖旨到,幾人忙準備香案,接了聖旨。大概是說南人乘亂入侵邊塞,命邊關守將速回鎮守,抵禦外敵。四人守地相隔不遠,同路行走,合力趕路,十分融洽。嚴樊心中卻急,恐南人偷襲其守地,幾人便快速前行。

嚴樊路上飛一般趕路,十日便至青州衛所,聞南人已攻克平南,正欲前來打青州衛,心中好不焦急,忙到青州衛指揮使林靖處商討軍機,林靖見嚴樊已到,便傳令讓青州衛指揮同知劉燮、陳琰等人來指揮所商議。不一時,幾人俱到。

林靖謂眾人曰:“今有南人五萬欲來攻城,前鋒便有七千人馬,而青州衛僅有九千人馬,諸將有何良策?”嚴樊道:“敵眾我寡,應以守為主,減少傷亡,向鄰近州府求救方為上策。”陳琰看了他一眼道:“若要搬救兵,需十幾二十日救兵方到,然南人五日之內必來打城,青州衛如此小城,焉能抵禦得住五萬人馬攻城?”林靖反問道:“那依你之見呢?”答曰:"可一麵求援,一麵與敵軍交戰,拖住敵軍主力,援兵到來可圍而攻之。"林靖思慮一會兒,便道:“汝言甚善,此乃上策也。”即刻令陳琰、嚴樊及劉燮領兵三千,在城外紮營,去迎敵軍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