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世界一年的賈瑛同學,在麵對赤棵棵的美食誘惑的時候,第一次有了念想。
食物果然是人類最原始的需求。
見了那些,賈瑛哪裏還肯喝奶,不管是什麼匙子喂,她都不肯要。
奶娘正犯愁,一邊一位貴婦笑道:“我家那小子也常常這樣鬧,這個大小的孩子,也可以斷奶了,正好調些藕粉吃。此次隨禮時,我讓他們捎了一壇,老太太不妨試試。”
賈瑛下意識看過去,回想了一會,想到其他人稱呼的話,這位似乎是來做客的甄家太太。
賈母聽了,大喜過望,忙命鴛鴦差人去取了,調一些給她吃。
鴛鴦出門喚了婆子去找王夫人。今日一應的禮與單子雖然還未打點完全,聽是女兒要用,王夫人哪有不樂意的,一路綠燈放行,不多時便讓身邊大丫鬟親自送了過來。
那藕粉用瓷壇裝了,上麵是彩繪的大片蓮荷。鴛鴦開了壇,用銀鑷挾出一個荷葉包來。拆了包傾倒,白雪銀屑一般的藕粉便如滑脂悉數落入碗底。
賈母瞧著,起了興致,笑道:“怪了,隻是粉竟然已經這樣香,年年都有進上的,我卻也沒見過這樣的成色。”
甄家太太湊趣道:“我們自家莊子產的,打西湖裏出來的粉脆藕做的,取最佳的一段,粉纖不多而甘甜,拿了最清甜的山泉泡了,絞濾的絹袋也是新織上品的杭白絹,過濾了的藕漿曬出來,都是淡粉色。二十斤的藕,才出半斤藕粉呢。”
有管事娘子聽了訝然,問:“這麼難得,果然極少了。”
甄家太太笑了:“今年攏共六壇,四壇都進給了宮裏,我本留了兩壇給家裏的小子,他卻總糟踐東西,不如送給世侄女。”
賈瑛在一旁聽了這繁雜講究,緩緩睜大眼。又看向甄家太太,對方笑得溫和,說起話輕輕柔柔的,這番內容說得像是“順手給我世侄女帶了一罐奶粉”一般雲淡風輕。
鴛鴦這邊倒好了粉,早有丫鬟備好的熱水與溫水遞上,鴛鴦先拿溫水細細衝調了,又兌了滾燙的水攪拌,待碗不燙,方遞給了李嬤嬤。
賈瑛這時才看到這藕粉的樣子。
白生生的碗映著晶瑩透明的藕粉,色極淡,既像是琥珀,又像粉水晶,刮起小小一匙,顫顫生光。
賈瑛乖乖張嘴,下一刻,暖意便包裹了唇舌,綿密溫軟的口感一下便填充了口腹的空虛,細膩爽滑好像瓊脂玉膏一樣,帶著藕荷獨有的清甜甘香,像是要沁到骨子裏的芬芳甜蜜。
躺在套間暖閣的床上,胃裏暖暖的,甜品帶來的幸福感久久綿亙。和陌生的奶水不同,熟悉的食物帶來的飽腹感還有撫慰,讓她第一次意識到,她是這麼鮮活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