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頑劣小子劍斬瘋熊(1 / 3)

李常歡吃飽喝足,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子,四處望了望,發現大家好似還都清醒得很,便向徐貂道:

“叔,你能不能再講講那個,修真界的兩朵奇葩的故事?我年紀小,還沒聽說過他們呢。”

徐貂有兩個和他差不多年紀的侄兒,又是差不多同名,因此對他如同對自己的侄兒一樣親近,加之李常歡愛笑,又會叫人,就顯得比兩個牛犢似的倔強小子更討喜了。

徐貂笑眯眯地:“這兩朵奇葩嘛,那位大弟子我並不是很熟悉,畢竟她叛離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修道之人從來都對此諱莫如深,更別想讓我這凡人知道些什麼了。”

“那小弟子呢?他有什麼故事?”李常歡追問道,話音中隱有笑意。

“這位小弟子嘛……”何貂想了想,一錘手掌心,“他好像有個怪癖!”

李常歡眉毛忍不住向上揚:“怎麼說呢?”

這事兒是在那小弟子十六歲時發生的。

無妄宗作為天下第一大宗門,規矩不可謂不多,但比起某些沒有本事卻硬要管些沒用的事務的宗門,其實也沒有那麼嚴格。

他們必須嚴格遵守的宗規隻有一條:凡宗內滿十六歲的弟子,不論男女,不論內門外門,沒有例外,必須出宗曆練,年滿二十才能回宗,回宗後即刻參加天下各大宗門聯合舉辦的宗門大比和修真界的天榜比試。

其中“天榜”排行前百者,便可去到萬劍峰挑一把屬於自己的法器,並且可以自己出師、或另立宗門。

——天榜,是天道設下的榜單,通常宗門比試位列前茅者有資格進入天榜候選。

宗門大比每四年一次,而天榜百年刷新一次。

入天榜前百是很難的。

首先要有資曆,否則便是連進入榜單的資格都沒有。若是資曆足夠,不用比試也能進天榜;再者,天下修道之人如過江之鯽,入天榜前百,要資曆、要名聲、要法力、要武功、也要氣運,幾者不可缺一。

當年“萬鬼之城一劍斬冬,伏龍山下撇盡霜華”的名聲,便是那女劍修十六歲出宗曆練時創造的佳話,若沒有叛離宗門的事情發生,光是這十六個字,就足夠她不用比試便能進入天榜。

隻可惜……

不過其中緣由隻有主人公知曉,其他千個萬個人都道不出相同的話來,今人便不評舊人事了。

話說回來,這小弟子,自然也是到了年紀,依從宗規下山曆練。

他下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他師姐因其揚名的萬鬼城。

彼時的萬鬼城已經不叫萬鬼城了,而叫萬瑰城。因為萬鬼早被他師姐收服,沒有邪魅妖鬼作亂,又有“萬鬼之城一劍斬冬”的佳話,引來了不少想要瞻仰劍修風姿的凡人,其中最多的,非是男人,而是些對女劍修感到十足憧憬和向往的姑娘。

姑娘中不乏有長相十分漂亮的,清水芙蓉有之,霞姿月韻有之,皎月凝香有之,瓊玉杏花有之,濃桃豔李有之,真可謂“美女如雲”。

曾以恐怖出名的“萬鬼城”便因此得了豔名“萬瑰城”,說的人多了,大家也就默認了萬瑰城是它現在的名字。

到了萬瑰城,這小弟子第一時間便將萬瑰城內所有由女子開的店樓都逛了一遍——這是必然,他本就是以十四歲便入青樓“為名”的——但也不可不歎啊,因為這萬瑰城,由女子所開的店樓實在太多了!每十步便是一家店,每十家店裏就有九家是女子開得!

這是怎樣的本事,怎樣強大的心性,才能讓他堅持流連花叢到這種程度!

——又或許,浪蕩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掩蓋怪癖的方式。

和他同宗的某位師兄弟在同外人談到這浪蕩同門時,隱隱暗示道。

李常歡聽到這裏,神色也是隱隱有些不對勁了。好在周圍人都聽這宗門秘事聽得入迷,沒有注意他。

秘密於這位小弟子在萬瑰城待的第三日夜裏揭曉。

說來也巧,這日正是乞巧節,是萬瑰城姑娘們盛裝打扮、通宵達旦地玩樂,萬瑰城燈火通明的日子。姑娘們大早上起來張燈結彩,到了晚夜,整個萬瑰城被紅紗、金光、絲竹之靡音籠罩,紙醉金迷。

就在大家盡情縱樂之時,每閣每樓窗外居然接連不斷響起女孩子家的叫喊聲。

眾人開窗朝下看,竟是一群蒙麵人正在追逐一個身著襦裙的小姑娘!

這下可捅了婁子了。

要知道,在萬瑰城,姑娘們是最團結的了。哪怕互相沒見過不認識,那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來沒有讓自己人在自家地盤被人欺負的道理!

姑娘們於是甩繡花針的甩繡花針,牽紗帳阻攔的牽紗帳,澆水的澆水,總之就是鬧騰了好一陣,終究將蒙麵人逼至絕境。

兩方麵談,姑娘們你一嘴我一嘴罵著,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將蒙麵人給淹了。

蒙麵人們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指著姑娘們身後罵道:“那哪兒是個姑娘?那分明是無妄宗的那個浪蕩小子!”

眾人聞言,都回頭仔細觀察一番,發現那姑娘的骨架似乎真的比一般姑娘要高壯些。

姑娘們平時相處久了,自然更能發現其中的不對。

“若是為了躲避仇殺,扮成姑娘逃跑也無可厚非吧?”長安插嘴道。

李常歡聞言,緊繃的表情隱有鬆動。

“若隻是這樣,自然無可指摘。”徐貂道,“隻是……”

隻是就在那小弟子解釋完了事情,姑娘們就要打消懷疑的念頭時,又出現了一位公子。

如何形容那位公子呢?

用姑娘們的話來說,那真是眉目如畫,麵如冠玉,鼻若懸膽,容貌絕美,“郎豔獨絕,世無其二”!那一身的氣質也是如皎皎明月,若玉樹臨風,仿佛天神臨世一般,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