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章標題,就又有話說了,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腦子靈機一動突然想到了這兩字——斯斯。其實斯斯我覺得挺好聽的。
你有沒有最好的朋友?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遇到了曾經最好的小學朋友,“曾經”這個詞充滿了故事性,故人也喜歡用“曾經”這個詞造句,不!是造詩!比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當然我和斯斯之間也有一段小故事。
我是一個從小就渴望友誼的人,身邊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可能是我對友誼這個詞定義比較高吧。友誼是多麼神聖的詞!那時我覺得好孤單呀,好像全部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怎麼認識斯斯的呢?其實我已經不記得兩個小女孩之間的初相識了。
斯斯那時候高高瘦瘦的,人呢,也是文文靜靜的。我與斯斯下午放學後最喜歡的事就去花壇旁邊,去觀察那些不同樹葉。那時候不是有句話“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我與斯斯每次放學後,都會在學校花壇去看看落葉,去看看各種不同樹木。不同樹木不同葉子是不一樣的,葉子上的不同紋路也是不一樣的。其實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我也記不清她的長相了。可是依稀還能想起在夕陽下,她拿著一片落下的綠葉,與我說著葉子上的紋路時,兩個小人在嬉鬧的場景。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站她麵前說話,她卻不理你。斯斯就是這樣的女孩子。那段時間真的好高興,她還送給我了一些含羞草的種子。我覺得我們是好朋友了,但是她卻不理我了。那段時間,她當做沒有看見我一樣。我那時候是不理解的,明明前一天兩個人還在好好玩耍著,結果後一天當做不認識我一樣。其實那時候也應該幼稚的質問過她吧,為什麼不理我,為什麼不和我玩了呢?然而一切都沒有回答。
與斯斯的童年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初中她轉學到縣城,而我也沒有她的聯係方式。直到我考上了縣城高中,通過以前的老同學了解到,她去縣城之後每天都在努力學習,中考考進了最優班,而我隻是上了普通班。恰巧的是,我們的班級是鄰班,有時候遇到了她也會和她打招呼。她還是像以前一樣文文靜靜的模樣,但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們的角色也在歲月之中轉換了,我們從朋友轉換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甚至還談不上熟悉。高中幾年,從開始還會打招呼,到後來的時候直接忽略彼此。彼此都將那些舊時記憶拋向了銀河係。
人總是會遇到一些人,這些人又會慢慢離開。能夠留下的隻有與她\/他們相處時的記憶。可能有一天隨著遇到的人越來越多,新的記憶不斷湧進來而舊的記憶不斷擠出去。那些記憶也會時間而被遺忘了。在浩瀚的宇宙裏,那些記憶也不過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罷了。誰會記得呢?可能那兩個四年級的小女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