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大雪紛飛,窯內靠著火炕,有著一絲絲的暖意。伴隨著一聲啼哭,小孩子出生了。知道是兒子後,老李開心極了,掩不住的淚水流下。為了避免尷尬,掩麵而泣。這十多年來,他日思夜想能有兒子,那些晚上他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尤其被人指指點點的晚上這份感覺更真切。
三個女兒聽見啼哭也來到窯內,爭先恐後地看著剛出生的弟弟,一個個愛不釋手,摸這摸那。張氏提醒著慢點慢點,小孩子大眼睛咕嚕咕嚕的,樣子看著好醜的,剛出生的孩子都是這樣的。老李按照大姑的吩咐,趕忙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衣物,小心翼翼給地穿上。老李熬了黃米稀飯給妻子喝。黃米可是西北黃土高原好的寶貝。做法多種多樣,營養豐富,容易入口,聽父輩們說,早些年天氣幹旱,每年隻有高粱能有點收成,全家的生命就是靠著黃米維持下來的。
兒子出生了,也就開始要起名字了。張氏說是家裏院牆還一直沒有維修呢,就叫院牆吧。如此俗氣的名字,老李拗不過妻子,隻能隨她。夏天的時候,一場暴雨將家裏的院牆衝毀了,土坯的院牆好多年了,年久失修,一場暴雨都抵抗不了。老李也想做個類似村頭趙家的紅磚院牆,他粗略算了下,僅僅拉磚就需要5000元,可他渾身沒有一個子兒。趙家原本就是地主家庭,雖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家占據村頭的黃金位置,威風凜凜的大門彰顯著主人家的身份,趙家有五孔窯洞,6間大瓦房。窯洞的整個牆麵全部用紅磚砌了,窯洞內用白灰粉刷地十分亮堂。老李去過一次,那種感覺就像是劉姥姥進入大觀園,盡顯奢華,無處落腳。
老李家的窯洞還是爺爺那時候分家來的,祖輩都是土生土長的莊稼漢,趁著農閑起早貪黑地打了幾孔窯洞,算是給兒子置下了點家業。原生態的窯洞,挨麵子(窯洞的截麵)都是挖的土坯的。雨水的衝刷留下了一道道溝壑,高處還有不知名的植物一樹一樹的。還有不少的麻雀兒洞穴,老李喜歡看著剛孵化的小雀兒探出頭,等待外出覓食的媽媽。生活就是這樣你外出,有人等你回來,這就是幸福。
院牆就叫院牆吧,名字隻是一個人的代號而已。老李現在想的是怎樣能盡快重新維修院牆,她雖然嘴上沒說,但是能看出來她希望他修好院牆。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家拾掇地漂漂亮亮的。今年不行了,冬天天寒地凍無法動工,隻能等到明年春天之後了。明年開春將玉米賣掉了,拉一些磚頭,做個院牆吧,老李這樣考慮著。
看著炕上的臭兒子,老李找不到自己的一丁點痕跡,剛出生一切都不明顯,可能慢慢就好了吧。他愛戀地抱著兒子,他好小,好黑,抱著手裏好輕,香噴噴的小手讓人愛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