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結論(1 / 2)

本站公告

看見自己同伴已經上了,自己可不能讓他孤軍奮戰,羅處約也連忙跟上,禦史台的各位知雜禦史們,也一起跟著尚書,彈劾李穆各種各樣的事情。

甚至,連早朝時候,衣衫上麵有油汙的事情,都拿出來上奏,認為對朝廷不尊敬。一直上綱上線。

整個禦史台,官員不過五六人,現在有兩位知雜禦史都已經對李穆上綱上線了。無論是王化基和其親近的下屬官員,還是宋泌,羅處約兩人親近的屬下們,都忍不住對李穆開火。

誰叫你剛才出來搗亂來著?別以為你是中書省的舍人,咱們言官可是照樣敢彈劾。

要是平時,趙光義或許會說重罰,但是今天李穆在自己心目中的表現,還算是比較優秀,而且還是解了自己的圍。

但是,趙光義也擔心,今天的局麵,大家都是三方角逐,就怕有人再像宋泌一樣,將來攻擊大臣,因此說道:“宋禦史言之鑿鑿,李舍人可認?”

李穆現在狡辯也沒有辦法狡辯,反正這也不算是大罪,隻能算是過錯,少不了一陣處罰,最多也就是掉到外地,大不了再從一個地方官做起。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

隻是,就這樣離開中書省,李穆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當然,那是最壞的打算,但是,李穆也知道,今天其實官家心情好。像這般可大可小的事情。

然而,這些朝臣們,卻是生怕事情鬧不大似的,一個兵部員外郎,叫做劉矯,站了出來,說道:“皇上,臣聽說,上達天聽者,不懼挾私報複,不懼流言蜚語。但是禦史台言之鑿鑿,且口口聲聲證據齊備,臣以為,當立即處置!”

這劉矯,便是開始跟著喊立儲,立趙廷美的人。這時,兵部,禮部,也好幾個人站了出來,喊著要處置李穆。

見到這個陣勢,李穆心裏倒是鬆了口氣,剛才自己明明是給官家解了圍,現在官家看在自己中心國事的份上,自然不會重罰自己。

但是,不但如此,卻見王化基他們,也跟著喊了起來。頓時,整個大殿,有三四個六部,門下省的管事官員們,帶上一些其他官員,要求處置李穆。

趙普心裏也恨這個李穆,不是,準確的說,是李昉。現在有處置李昉的機會,況且朝廷這麼多人都讚成,自己何不順水推舟?

於是,趙普說道:“皇上,既然群臣都希望皇上處罰李穆,就請皇上裁決,以免以後有人效仿。”

盧多遜也讚成,沈倫想了想,隻是說道:“皇上,雖然有禦史言之鑿鑿,但是卻不排除中傷可能,況且如此這般的過錯,不過是捕風作影罷了。”

趙光義也知道,現在自己不能不對李穆做出處罰,不然自己就站在群臣的對立麵了,這樣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可不是好事情。

想到這裏,趙光義說道:“沈相說得有理,那政事堂大家商量一番,看如何處置吧!這件事今日便商議到這裏!”

既然官家將事情交給了政事堂,大家也就沒話說,李昉知道,要是真的交給政事堂,李穆絕對就完蛋了,連忙上奏說道:“皇上,既然李舍人是中書舍人,臣認為,應該由中書省先行商議決定,然後報請政事堂,請皇上裁決!”

沈倫正覺得要是交給政事堂的話,自己肯定不占上風,況且將自己牽扯太深,這樣的爭奪,自己本來無意參與,但是卻看不慣就這麼打擊大臣,因此才站出來說話。

見到李昉出頭,沈倫連忙說道:“正是,臣以為,也當由中書省先行決定,然後再提交皇上聖裁!”

扈蒙這個時候終於找到機會,連忙站了出來,說道:“臣也認為沈相之意甚好!”

趙光義看了看,便順水人情的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交給中書省商議再上奏!今日之事,便如此結束!”

趙光義這才恍然大悟,這個宋泌,看來早就掌握了李穆的黑材料,就等著彈劾,沒想到今天卻先是上奏立儲,結果被李穆給攪壞了,因此便決定報複。

其實,要是先彈劾李穆的話,這個罪名不輕不重。況且在朝臣的嚴重,禦史台的官員們,都有一定的抵觸,當時大家也沒有對李穆有何成見,因此將事情鬧大的機會小很多。

但是現在,李穆卻成了落水狗,大家都喊打,因此,便起到了巨大的影響,要不是李昉站了出來,這時候李穆的事情,恐怕已經被交給政事堂商議了。

中書省是什麼地方,那可是李穆的地盤,而且加上李昉做中書舍人的時候,現在好多人還沒有進入中書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