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似乎早就在趙普的預料當中。有了禦史台的示範作用,那些諫院的官員也跳了出來,不過人數也不多,不過兩三人而已。
大家都是一致上奏,請求立儲。不過,這些還都是言官,趙光義還不擔心。小事彈奏,大事庭辯。這立儲之事,自然便是大事,也隻有庭辯才能解決了。
趙光義看了看盧多遜,問道:“盧相以為如何?”
盧多遜早就等著趙光義問話,說道:“臣以為,這立儲之事,不能再拖!”言外之意,萬一要是哪天皇帝殯天,還不知道讓誰做皇帝呢。
趙光義對於趙普事先沒給自己通氣,顯得很是不爽,自己還準備今天大幹一場,說不立儲,便不立儲。而且還要想責罰那些刺頭一頓。卻沒想到,這趙普,居然關鍵時刻掉鏈子。
趙光義看了看沈倫,問道:“沈相以為如何?”
沈倫早已經老邁,古稀之年,混了個宰相,自然不願意牽扯到朝廷的爭鬥中去,隻希望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見官家問話,隻是說道:“臣以為,儲君,國之二君也。自古以來,便是立儲有立賢,立長之分!隻是,這期間爭論不斷,對於朝廷,各有優劣,臣不敢妄言!”
這便是和稀泥的態度了,趙光義看了看他,也是很鬱悶。不得不轉頭問趙普道:“趙相意下如何?”
趙普連忙說道:“臣以為,立儲,是不容刻緩之事。”說完,還拿唐中宗時期的儲君位置來說道理。不過,說的卻還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爭奪儲君的事情。
這裏,便是將李隆基映射皇子,太平公主影射魏王趙廷美,矛頭直接對準了趙廷美。當然,李隆基最後卻是做了皇帝,這也是趙普的態度,立儲,一定要立皇子。
這趙普一句話,便將立儲與否,拉到了立誰為儲的問題,薑還是老的辣!
趙光義心裏一陣鬱悶,反正隻有不是讓趙廷美做儲君,自己倒不擔心。自己一直拖著不立儲的原因,卻還不是擔心趙廷美的問題嘛。
現在趙廷美立儲的法理依據,已經沒有了,自己當然不怕,於是問道:“趙相以為,這立儲,應該選那位皇子!”
這句話問得好,直接問選那位皇子,而不是問選立誰為儲!
趙普一聽,便知道趙光義已經接招了,立馬說道:“臣以為,陳王元佑,在諸位皇子中,最是仁義賢德,因此,臣請求立廣平郡王為儲君!”
備注:曆史原因,趙元佑還不是叫趙元佑,叫趙德明。但是為了行文流暢,便寫作了趙元佑。趙元佐也是。同時趙元侃也是,而且趙元侃的爵位直接從韓王開始而他們的爵位,便直接從最高的寫起。大家勿噴!
趙普話音一落,翰林學士工部尚書扈蒙,右諫議大夫呂端,以及一些老成持重的大臣,也忍不住站了出來,說道:“大宋南邊尚且有大理,安南。北邊有契丹,渤海。西邊有吐蕃諸部,以及黨項作亂。大宋朝麵臨著潛在的危險。應該選賢能之主,才能夠保大宋朝江山。”
對於趙元佑,趙光義還是很喜歡,趙光義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還是長子趙元佐。
而且,扈蒙,呂端的話,正好說到了趙光義的心坎上,因此,趙光義更是下定了決心,想要立趙元佐。因為他認為,趙元佐的武略出眾,而且文治也還了得。
然而,這個時候,侍禦史宋泌,羅處約也站了出來,說道:“皇上,現在朝野中最賢能的,莫過於魏王殿下了。魏王殿下仁義賢能的名聲,朝野皆知。而且,這是實在的賢能,遠比朝臣看見的陳王殿下更為現實明白。請求立魏王殿下為儲君!”
這個時候,趙廷美才心裏跳了起來,剛才自己這邊一不小心,便讓趙普占了上風。偷偷的看了看兩人,輕輕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盧多遜這時候也發話,說道:“臣以為,既然立儲立賢,自然是魏王最為賢能!”有了盧多遜一站出來,後麵紛紛一大群的臣子們站了出來。
趙光義一看,頓時一陣心慌,卻是中書裏麵的六部當中,尚書,侍郎們,好多人都擁護趙廷美,甚至三司衙門的一個個官員們,也跳了出來。
然後,另外一批大臣卻一起出班,堅決附議,趙相所言即是。可是,就是沒有一個說要立儲立趙元佐的。
然而,事情到了這裏,卻出現了轉機。一個聲音說道:“微臣以為,這儲君的人選,非皇長子衛王殿下莫屬。”
眾人一看,卻見是直史館編撰,太平興國三年狀元胡旦。5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