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何澤慧(2 / 2)

三分裂出現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現的概率是萬分之一,他們的發現震驚國際科學界,一些權威人士認為,這個重大發現足以獲得諾貝爾獎。

但當時由於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何澤慧與諾獎失之交臂。但她依然贏得了國際物理學界的敬仰和尊重,法國科學院把亨利·德巴維獎頒給她,稱她為“中國的居裏夫人”。

1948年,解放戰爭全麵爆發,心係祖國的夫婦倆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帶著幾個月大的女兒毅然回國,投入祖國的核物理研究工作中。

當時中國原子能事業一片空白,一切從零開始,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

人員不足,她就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沒有實驗儀器,她就騎著自行車去舊貨攤點到處搜集,買回可以利用的五金器材、電子元器件、舊車床等,繪製圖紙、拆卸、組裝,自己動手製作機床,然後再用機床製造其他實驗儀器。

1956,何澤慧研究出了原子核乳膠,各方麵性能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其實,何澤慧曾出現在兩彈一星研究名單上的,但由於丈夫錢三強也是負責兩彈一星研究工作的主力人員,基於各種原因,她最後沒有直接參與,但她仍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兩彈一星”研製工程。

在原子彈製造過程中,何澤慧負責在原子能所組織點火中子源,即“引爆原子彈的雷管”的研製,研究出了關鍵的原子彈點火技術,才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順利引爆。

在氫彈研發過程時,何澤慧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她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氫彈係統測量任務,解決了氫彈研製中的數據問題,避免了氫彈研製走彎路。

可以這樣說,沒有何澤慧,中國氫彈研製成功也許會延遲幾年。

何澤慧一生雖然沒有獲得過兩彈元勳的稱號,但她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的貢獻是誰也無法替代的,真可謂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3

何澤慧也曾遭遇挫折,1968年她被下放到陝西農村改造,但她寵辱不驚,從來沒有放棄中國的物理事業。她常說不管國家對不對得起你,隻要對國家有益,我就做。

國家沒有忘記這位功臣,1980年何澤慧被評為中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稱讚她是中國原子能物理學的開拓者之一,是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創建者之一。

為國家做出了那麼多貢獻的物理學界大佬,生活中卻異常低調、樸素,淡泊名利。

1994年國家出版《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大辭典》,她堅決不同意立傳。為了讓後人能夠看到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編輯在書中最後特意做了標注,才讓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載入史冊。

生活中她更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總是穿著最樸素的衣服、鞋子,經常還裏裏外外地打著補丁,幾十年如一日,提著一個破舊書包,一個人去買菜。

她每天堅持坐公交車到高能物理所上班,拒絕專車接送,餓了買幾個包子饅頭,渴了就喝白開水。直到90多歲高齡,依然堅持工作。

自從回國,她就一直住在單位分配的已經破敗不堪的老小區,拒絕搬到條件更好的院士樓。錢三強去世後,家裏的東西也沒有變過,都保留著他生前的樣子,也許這也是她紀念丈夫的最好方式吧。

4

2011年6月20日,97歲的何澤慧走完了她平凡而又卓越的一生,居裏夫人的外孫女還來電悼念。

她是物理學界的巨星、巾幗英雄,更是心懷祖國、默默奉獻終生的偉大科學家,一生淡泊名利。

這才是我們真正要追的星,最值得我們敬仰的人。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源於祖國的強大,而背後正是無數個何澤慧一樣的科學家默默奉獻換來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吾輩應更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