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空中雌鷹-馬旭(1 / 2)

2018年9月13日,武漢某銀行。

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走進來後,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往某賬號轉賬300萬。

那位老太太說:

“過些時日,我還要再往這個賬號轉700萬。”

銀行的工作人員大吃一驚,抬頭將老人打量了一番。

她的衣著極為樸素,怎麼看上去也不像是有著千萬身家的富豪啊。

銀行工作人員擔心老人遇到了詐騙,立刻找來行長,還悄悄報了警。

誰也沒想到,民警到來之後,卻揭開了這位老太太不平凡的身份。

她是中國首位女空降兵,也被譽為中國軍人中的“居裏夫人”。

她就是馬旭。

1933年,馬旭出生在黑龍江省木蘭縣的一個小屯子裏。

父親早年過世,隻剩下母親和姐弟倆。

母親靠說書討生活,一家人食不果腹,經常撿別人收割後遺落的糧食。

馬旭自幼不愛紅裝愛武裝,尤為喜愛聽母親說書。

每次聽到楊門女將、花木蘭等巾幗女英雄的故事時,情緒總是格外高漲。

她經常幻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英姿颯爽手持五尺槍,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去揚那女兒誌氣與英名。

12歲那年,抗日戰爭勝利,馬旭第一次體會到吃飽的滋味。

“以前過得苦,吃了上頓沒下頓。

後來解放軍來了,分田分地、給錢給物,我們吃得飽、穿得暖,心裏也一下亮堂了。”

也就是從那天起,馬旭立下了一個偉大的誌向:

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

1947年5月,母親在村幹部的建議下將14歲的馬旭送去參軍。

馬旭和村裏幾個小夥伴一起前往了哈爾濱。

臨行之際,母親一句話都沒有說,含淚將一枚銅板縫進她的衣服口袋。

就這樣,她告別家鄉,踏上了漫漫軍旅征途。

在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學習半年後,馬旭成為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一名衛生員。

值得一提的是,她與黃繼光是同一部隊的戰友。

她先後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抗美援朝等諸多戰役。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馬旭憑借日益精湛的醫術,救活了無數戰士。

期間,馬旭結識了愛人顏學庸。

對方也是一名軍醫,共同的誌向和理想,讓兩個人情比金堅,一起度過了艱苦的歲月。

抗美援朝勝利後,馬旭和愛人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國。

作為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優秀衛生員,馬旭得到了組織上的重視。

她先是被保送到第一軍醫大學,後被分配到原武漢軍區總醫院。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馬旭的人生會沿著醫生的道路繼續前行。

但一次命運的轉折,給她的人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6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正式組建。

彼時的馬旭,即將和愛人顏學庸步入婚姻殿堂,工作也相當穩定。

也就是說,她完全可以過上一種平靜而又安穩的生活。

但馬旭心裏想的卻是:

“戰士們去跳傘,軍醫若是沒跟上,自己豈不是發揮不了作用嗎?”

思來想去,她決定當一名空降兵。

人家跳傘她也跳傘,這樣還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當時,空降兵隻在男兵中擇優錄取,馬旭自告奮勇要成為一名跳傘女兵。

這個申請可為難壞了部隊領導。

別說此前沒有女兵跳傘的先例,再者,馬旭身材嬌小,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領導委婉地拒絕道:

“小馬,你還是回去多吃點飯吧,跳傘可不是玩遊戲,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可馬旭要是能因此就放棄,她也就不是馬旭了。

那一年,她放棄了在武漢軍區總醫院的穩定工作,主動申請前往偏遠部隊駐地。

“戰友們傘降到哪兒,我就保障到哪兒。”

當其他戰友在參加跳傘訓練時,她就在一旁偷偷學習。

晚上所有人都休息了,她一個人跑到訓練場地繼續訓練。

戰士們練500次,她也練500次。如果哪天時間充裕,她還能練的更多。

這一練,就是半年。

到了空降兵考核的時候,馬旭找機會在首長和戰士們麵前“表演”了一次。

她從跳台上一躍而下,穩穩地跳在指定區域。

她的動作,竟是比正式訓練的士兵們還要精準專業。

這下首長沒話說了,對馬旭,他是真的服氣。

1962年秋,馬旭作為中國史上第一名女跳傘兵正式登機跳傘,並圓滿完成任務。

1963年,馬旭與愛人顏學庸完婚。

在此期間,兩人還成為工作上的好夥伴,先後發明了自動開腹器和高原跳傘“供氧背心”等使用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