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重獲雪蝶藍(1 / 2)

邸雪房間裝飾的古香古色,如果不是看到電燈電視這樣現代的生活用品,孟響真以為自己回到了清代。門口那兩樽一米多高的青花大瓷瓶裏分別插著幾隻孔雀的羽毛,八仙桌上扣著一個青釉茶壺,兩個青釉茶碗。

孟響朝裏麵張望了下,屋裏擺放的都是實木的家具,房頂上貼著壁畫,牆上掛著幾幅水彩國畫,還有幾幅毛筆字。

“這都是我義父留下的。”邸雪坐下來,拿起茶壺倒了兩杯水。

“東西都挺不錯,有些年頭了。”孟響坐下來,還不時扭頭看著屋裏的東西。

“這座宅子也是義父祖上傳下來的,聽他說明代就有了。”

“嗯,怪不得。”

“孟先生請喝茶,這是我剛剛泡的毛尖。”

“邸小姐平時都喜歡喝什麼茶?”孟響看了一眼茶碗裏的茶湯隨口問道。

邸雪端起茶碗品了一口說道:“我隻喜歡喝毛尖。”

“哦,為什麼呢?”孟響好奇地問。

“因為它跟別的茶不一樣。”

“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孟響端起茶碗嚐一口傻嗬嗬地說道:“我對茶不在行,實在品不出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不過確實挺香。”

“我們喝的這款毛尖產自溈山,要在雨前采摘,采摘隻能選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無殘傷、無紫葉的鮮葉,經殺青、悶黃、輕揉、烘焙、熏煙等工藝精製而成,這樣泡出來的茶才會湯色橙黃透亮,鬆煙香氣芬芳濃鬱,滋味香嫩醇甜,一點也不比武夷和龍井差,當然味道最好的還是要數密印寺裏產的茶。”

“密印寺?寺院裏也種茶嗎?”孟響問道。

“密印寺在溈山山腰、毗盧峰下,這裏茂林修竹,奇峰峻嶺,溪河環繞,蘆花瀑布一瀉千丈,常年雲霧飄渺,罕見天日,素有‘千山萬山朝溈山,人到溈山不見山’之說。唐憲宗元和二年(807),高僧靈祐禪師來溈山開法,經宰相裴休奏請朝廷禦賜“密印禪寺”門額,建立了這座寺廟。這裏曆代為佛教聖地,常年香火不斷,寺內鼎盛時期僧侶多達一千餘人,在日本、東南亞一帶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故有‘名山、名寺、產名茶’之稱。寺院所在的位置雨量豐富,氣候溫和,光照少,空氣相對濕度高,土壤多為板頁岩發育而成的黃壤,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茶樹久受甘露滋潤,不受寒暑侵襲,根深葉茂,芽肥葉壯,所以這裏產的茶才會黃亮油潤,白毫顯露。”邸雪娓娓而談,聽得孟響都入神了。

“沒想到邸小姐不僅對茶葉品性了如指掌,對曆史也頗為經通啊。”孟響讚歎道。

“孟先生誇獎了,隻是喜歡這款茶,所以才略微了解了下。”邸雪謙虛地說道。

“邸小姐謙虛了。”

“嗬嗬,那謝謝孟先生誇獎,如果覺得好喝不妨多品幾碗。”

孟響舉起相機對著茶碗拍了一張照片,將相機從脖子上拿下來,放在茶桌上,端起茶碗一飲而盡。邸雪又給他倒了一碗,孟響又一飲而盡。

“怎麼樣?孟先覺得味道如何?”

“哦,挺好。”孟響忽然間覺得腦袋昏昏沉沉,他扶了一把桌子,想去拿相機卻覺得手上一點力氣也用不上。

“邸小姐,我怎麼覺得這麼暈?”孟響跌坐椅子問道。

“暈?那孟先生再喝一碗茶是不是會好點?”邸雪說完輕盈地站起來,又幫孟響倒了一碗茶水,端起來,遞到孟響麵前。

孟響想自己端起來喝,可是手卻一點也抬不起來。

“孟先生是不是太累了?我來喂孟先生喝吧。”邸雪將茶碗端到孟響的嘴邊,一點一點倒進孟響的嘴裏,孟響好像完全不受自己控製,又一次將茶碗裏的茶全部喝完。

孟響喝完這碗茶後,頓時覺得整個房間都在轉圈,眼前的邸雪也多了那麼多影子,盡管他看到邸雪一直在衝他微笑,可他覺得這個笑太詭異了,但現在自己根本站不起來,眼前的光線也一點點模糊,最後眼前一黑徹底暈厥過去。

邸雪看看孟響,轉身將正房的門輕輕關上,門板與石蹲之間的吱扭聲回蕩在整個院子裏。

那天站天橋上,看著穿流不息的車流,眼睛濕潤了,他想起了小桃紅。這個女人讓他懂了很多,雖然她算不上一個嫵媚漂亮的女人,可是她卻挖走了他的心。她原本也不叫小桃紅,這個名字是那天給她取的,那是他們第一次上床體驗男女之歡,她的臉紅得像桃花一樣,蜷縮在那天的懷裏,嬌羞地擁著那天。那天輕輕地在她的額頭親吻一下,濃情地說道:“你真像一朵桃花,以後我就叫你小桃紅,好嗎?”她聽話地點點頭,幸福地和他親吻在一起。

他們在一起沒有山盟海誓、驚天動地的求愛,也沒有花前月下、風花雪月的浪漫。那天喜歡看她傻傻地笑,她喜歡看那天發呆,兩個人在一起,那怕是坐在馬路上看人流,都能一呆一天,都會覺得很幸福。小桃紅曾經對那天說過,讓他無論是上班的路上,還是在回家的途中,都要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美好事物,告訴他這些東西不一定是你能夠看得見的東西,她說:“它可以是一種氣味,比如說,從某戶人家飄散出來的飯香,也可以是清晨的陽光捕捉到輕輕地向地麵飄落的秋葉。盡管我這樣說很老套,但這些東西才是我們生活中最真實的,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欣賞的小事情,是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隨著我們年紀增大,我們感到遺憾的事情並不是我們所留意的事情,而是我們沒有做過的那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