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意想之外亡屍不在,柳暗花明巧布疑陣(1 / 3)

那韓昌帶著幾名貼身護衛早在官邸門前按刀等待。

見著劉義府一行人趕到,他不由得皺起眉頭。

“劉把頭。你帶這麼多人是想去郊遊嗎?”

劉義府翻身下馬,“大人,此去凶險,我怕有什麼閃失。”

韓昌回頭望望自己的三個護衛,“把頭是覺得咱們兄弟都是酒囊飯袋?咱們刀尖舔血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個娘胎裏。”

劉義府被懟得難堪,隻得吩咐幾個護丁留下。

韓昌也不再多言,隻是盯著劉義府身旁兩個年輕的身影。劉義府趕緊介紹說:“大人,這是我的兩個犬子,見勤、見齊。”

兩個孩子向韓昌抱拳。韓昌鼻孔冷哼一聲:“這倆也留下吧。人越少越好。”

這時,見齊突然反駁一句:“我自幼就在父親身邊寸步不離,他老人家去哪兒,我去哪兒。”

眾人皆吃一驚,韓昌更是想不到這看著年幼的孩子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你可知此次去要做何事?”

“當然知道。我四叔屍骨未寒,就算你們錦衣衛去辦案,我去尋我家那些鏢師將我四叔接回家總可以吧。”

話音幹脆,絕不拖泥帶水。

韓昌也不再言語,手一揮帶著幾人翻身上馬。他見著見齊上馬都費勁,冷笑道:“到時候有什麼難處,別拖了咱們後腿。”

說罷一行人溜馬朝著官道奔了出去。

那早兩日出發的蔡河津此時已經到了那日被劫鏢的地方,觸景生情,心內更有些悲憤。待他循著些記憶,找到那日埋屍之地,他冷不丁一愣。

原來當日他記得埋在此處二十八具屍體,可收斂一番,竟不見那劉義堂的屍身了。

“怎麼會!明明當時我埋在此處的。”

好在這幾日沒有風雨,蔡河津在附近來回尋找幾趟,在幾十丈外竟被他發現一條明顯的拖痕。“難不成?有人把四少爺的屍身給帶走了?”

順著那拖痕,蔡河津往前尋了幾裏地,後來路麵的痕跡又變成了雜亂的腳印。蔡河津猜測:應該是有人發現了四少爺,從那埋屍地將少爺背走,後來又體力不支,拖行了一陣,又背了起來。

前麵。。。

悅湖山莊?

蔡河津心內納悶,悅湖山莊是隱退多年的老閣老的府邸,向來都是江湖人士的禁地,為何來人會帶著一具屍身去往那裏呢。

“家裏老太太也不能停得太久,這說什麼也得把少爺帶回去啊。”蔡河津硬著性子,打算前去看看情況。

後麵的劉義府和韓昌一行七人,每人兩匹快馬,正日夜兼程地往這邊趕來。這不吃不喝將那三四天的路硬是一個日夜就跑完了,離那劫鏢地還有一段路程,就有幾匹馬生生倒在了路邊。

劉義府建議在這裏短暫停歇一下,畢竟離那地也不遠了。韓昌想了想,也隻得同意稍作休整。

下馬休整,劉見勤牽馬湊在父親身邊小聲附耳嘀咕著。

“爹。好像情況不對。”

劉義府有些詫異。

“怎麼了?”

“您差蔡師傅帶人早幾日來,按理說他們應該帶著四叔他們的屍身往回趕了。可咱們一路上快馬加鞭,這快到地方了,都沒有看到他們的影子。”

劉義府這才一愣,“是啊。難道他們也出什麼事了?”

“這才是我擔心的地方。孩兒甚至懷疑。。。”

劉義府盯著見勤的臉,從他欲言又止的麵色似乎看懂了他的心思,“你是擔心蔡師他?他根本就沒有來?”

“父親您想,此事也不同於一般的劫鏢。咱們源和鏢局的名頭在坊間可是沒人敢惹的,既然決定做此事,必然知道這是大事。做如此大事,怎麼能留下活口?”

劉義府略略沉思,“你說的不無道理。”

“因為蔡師德高望重,所以府內沒人懷疑他。”

還是見齊在一旁聽得真切,“二哥,你這說的。要是按你懷疑的,蔡師當即就跑了就行了,幹嘛還費勁回家通知咱們呢。”

見勤點點頭:“所以我才說情況不對。我也隻是懷疑,一路上也留心他們的身影,生怕再出些亂子。我有時候在想,會不會是他們得手後,發覺還沒有達成他們的目的,所以才再讓蔡師鋌而走險,回去告訴咱們,然後再從長計議,得到他們想要的。”

見齊腦瓜子轉得快,啊的一聲叫道,“爹,該不會是調虎離山之計吧!難不成他們想要的東西,還在府內?”

劉義府伸手製止了他們兩個的話題,“不會的。蔡師是咱們鏢局內數一數二的元老,是你們祖父一手帶起來的親信,他是不會對不起我們劉家的。”他又頓了頓,接著說道:“即便是有什麼變故,家裏還有你二叔和幾位表叔,還有你大哥和孫管家在,不會出什麼大事的。”

三人湊在一起嘀咕的時候,韓昌站在馬旁,整理著馬鞍,眼光不時地瞟向他們,似乎也想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