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做同一個工作是會枯燥的,不過沒到吧,有句話說的好,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

這不,一年多的時間裏蘇葉都是在沙漠裏,隻要抬頭滿眼都是沙子。

再艱難,這個運河很快就要完工了。

在離尼羅河的還有一裏地的地方,挖了個和巨碗一樣大的坑,把石碗放好,兩頭開口,反複擠壓,保證碗穩穩的放進去。

最後的一裏地,幹完就可以收工了。

為了很好的完成工程,蘇葉找了一塊巨大的石板,卡在尼羅河和運河的接入點,防止泥沙流入運河河道。

還有就是這最後的一裏地,蘇葉把河堤修的很大,用的都是大塊頭,既穩固岸邊,又可以使小船出入。

當大石板拿來,最後的的十米在挖掘機來了幾下後,河水灌入了運河。

蘇葉拿出了一輛電瓶車,跟著水頭一直沿著河岸跟著,為的就是看看成果。

一路上廢了十幾輛電瓶車才到了終點。

看著巨碗裏的水慢慢的蓄滿,心裏也是滿滿的自豪,這可是自己一年多的功勞啊。

看著沒出什麼意外,又拿出來了一塊巨石,在空間裏裏就削好了,還刻了些字,就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等水滿了,打的細孔就開始往外滲水。蘇葉又開始了植樹大業。

蘇葉選的樹是胡楊樹。

沿著一圈百米的距離內,每隔十米就是一棵胡楊。

在外圍的隻能等水滲透過去了後再來種植。

運河的兩邊,胡楊也是按照十米一棵,向外擴散百米。

一直種到有植被出現才罷休。

完了又返回,看看成活率,要不怎麼說,開掛的人生就是牛逼呢,胡楊都過得好好的。

蘇葉看著水滲出來有點慢。又削了很多長石板,開了很多豎著橫著的淺淺的紋路,沿著出水孔向外鋪好,這樣可以使得水更好的向遠處滲透。

等鋪好了石板,百米之外也有了水,蘇葉又把胡楊向外擴充了百米。

等等了十天半個月後,看了看效果出奇的好。

如法炮製,又跑去弄了些石板,繼續向外擴散。

等忙活一通後,胡楊林足足有了近千米的範圍。

隻要這些胡楊林活著長大,這塊地方很快就會有人類居住了。

蘇葉為了加快速度,還給每棵胡楊都滴了一滴靈泉水。

當然了,沙漠有了水,什麼長得最快,那當然是草本植物了。

胡楊林的間隙,種了很多的速生草本植物,有花草,還有苜蓿,這些都是長得快,一茬一茬的,死後幹枯的的枝葉還可以改善沙漠的質地。

弄完了一切,蘇葉就把空間裏剩下的石頭,全部放在了最外圍,鋪了厚厚的一圈。

防止植被還沒長成呢就遭到破壞。

快四年了,兩項在這個時期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就算是蘇葉這種有掛的都幹了快四年,那些從古至今留存幾千年的文物遺址,古人是怎麼建成的。

得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成功,比如獅身人麵石像,金字塔,這可都是超級工程的。

弄完了後,蘇葉還去找了秦始皇王翦和李斯。帶著他們來看了看成果。

在水庫邊上住了十天才盡了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