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此中童子誰家郎(1 / 2)

一眨眼,一周的時間過去了,童生試今天開場,李舒在平時是給周峰陪讀,在今日則是陪考,其實說到底就是一起上考場,這樣能夠相互有個照應,互相打氣。

因為神通的緣故,如今大唐的考試根本沒有作弊的可能,每一場官試都有龍氣鎮壓,除了執掌官印的官員有視察之能,其他神通一律無用武之地。如果有人耍小聰明,要想買通官員,官印中的龍氣就會生出感應。

龍氣既賦予了官員權柄與力量,同時也上了一套枷鎖,其身正,由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還會受到龍氣的反噬。

一大早,李舒的父親和周員外就送兄弟二人出門,李亮拍拍兒子的肩膀,什麼都沒有說,看著剛到中年就已經兩鬢斑白的父親,看著父親渾濁的雙眼,李舒不由得握緊了雙拳。

另一邊,周員外對周峰說,“好好考,光宗耀祖就靠你了!隻要考上了,你想娶哪家女兒,爹就給你去說親!”周峰眼睛亮了一下,但一想到令人頭疼的子曰孟雲,就耷拉下了腦袋,喪氣的接過員外手上的竹箱,登上馬車。

車夫一揮馬鞭,“駕!”卷起一路的塵土。

車轔轔,馬蕭蕭。李舒探出窗外揮舞著小手,直到塵土中父親的身影,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他知道這條路很長,很艱辛。

“哇好多人啊!這得有一兩千人呐,周圍鄉鎮的學子應該都來了吧!”周峰嘖嘖舌。

每年的童子試,縣裏隻取前十,第一名稱為童首,其餘都為童生。一群半大的少年中,弱冠之年的仍然有不少,可見唐朝的科舉競爭有多激烈。畢竟這是一條通天之路,隻要心中還有念想,且自認為有點才氣,運道的人,都會來爭一爭。

“走走走,我們快去驗文書,那麼長的隊伍,要排一會呢!”神經大條的周峰拉著向其中一條長龍走去。自出門之後李舒的心情就一直很低落。

“周峰,李舒,你們在這呀!”

隻見從旁邊的隊伍走過來兩人,皆背著書箱。原來是私塾的同窗,跟周峰一樣都是十七歲,比李舒大兩歲。一個叫王浩,一個叫高遠,平時都是比較皮實的幾個,關係較好。

“你們聽說了沒有,這次童子試,那個趙家的天才也來!”一向以百曉生自居的高遠又來傳播消息,他壓低聲音,湊到兩人跟前,眼睛掃視著四周,似乎怕別人發現這個大秘密。

“是呀是呀!我聽說這次趙勳也來,他可是我們金縣出了名的天才呀,聽說他過目不忘,三歲能頌,四歲能書,五歲能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這次童首非他莫屬了!”王浩天生一副大喇叭嗓門,一下子拔高的聲音讓高遠的秘密公之於眾!

高遠埋怨的瞪了他一眼,發現眾人都沒有在意王浩的話,卻對著道路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四人回頭一看,發現一個印有“趙”字的馬車正疾馳而來。嘿!說曹操曹操就到!

“文書。”腦後響起了簡短,嚴肅的話。

原來是輪到他們了,李舒從箱中取出文書,又把竹箱遞給另一個衙役,衙役看了看文書,簡單的檢查了一下竹箱就還給了李舒。在這神通顯聖的時代,監考很寬鬆,根本沒人能夠作弊,隻要稍稍動念,還未出手就會被抓。

“進去吧。考試兩個時辰,不得交流,不得喧嘩。”另一個衙役將文書還給李舒,簡單的囑咐了幾句。

“我先進去,大家加油!”李舒抱起竹箱,準備進去尋找自己的座位。臨走前,李舒又回頭看了一下馬車,隻見馬車上下來了一位唇紅齒白,風度不凡的少年。

“想必這就是趙勳吧。”李舒緊了緊書箱,回過頭,堅定的向裏走去。“趙勳出生於鄉紳之家,家族氣運本就濃厚,又有大量的錢財延請名師,購買典籍,才氣定然不弱。想來這次的童首真的非他莫屬了!我隻要考出自己的實力就行,一定不會讓父親失望的。”

童子試是大唐科舉考試最簡單的一場,因為大部分都是半大的孩子,故以默寫經貼居多,十張裏麵占了八張,一張是考對聖賢句段的理解,最後一張則是考文采,限定題目,不限題材,可以是詩詞歌賦的任意一種。

雖然神通顯聖,虛無縹緲的氣運能已經具現化,但皇朝需要的不僅僅是氣運濃厚之人,更需要的是有識之士來定國安邦,所以大唐以文取士,以運取序,不讓鄉野有遺才。

“梆梆,考試開始,各位考生開始作答。”巡場報時的衙役敲響了鑼鼓,一場改變諸多人命運的童子試正式開始了。

李舒自小聰明伶俐,不然也不會被選作書童,且又知道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自從見識了老先生口吐白虹,文氣殺虎之後,更對儒學,對外麵的大千世界充滿了興趣。為了能夠見識先生口中的大千世界,李舒勤學不綴,可稱得上三更燈火五更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