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跌跌撞撞,不知摔了多少次回到院裏以後,他在院裏的待遇和以前天差地別。

孤兒院的生活和其實在寄宿學校裏的生活差不多,采用的都是統一的集中管理式,包括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都是有規定的。

首先他們和學校一樣睡集體宿舍,吃飯集體吃飯,每周有輪換著打掃衛生,有時候遇到有什麽檢查,外麵的院子也要打掃得幹幹淨淨。

不過也是不一樣的,首先這邊的環境更殘酷些。

院裏每天每頓的飯菜都是有限,去早就有,去晚了就一點也沒有了。

院裏有兩年收益不是特別好,又恰逢外麵經濟也不好,好多不負責任的父母生了又養不起,隻能把孩子扔在孤兒院門口。

院裏一年就要撿好幾個,院裏的人天天在他們麵前哭喊,說光靠國家給的補貼根本不夠什麽都,而且那段時間的一天隻有兩頓飯。

孩子們沒辦法,隻能自己想著法加夜宵。

膽子大一點的幾個會自己去廚房自己偷偷摸摸煮點吃一點,再偷偷端回宿舍。他們一起吃一起銷贓,第二天再聽著某個“媽媽”跳腳的聲音,互相打眼色偷笑。

當然,這裏的“媽媽”並不是真的媽媽。

隻是他們讓這麽叫而已。和普通人家裏的媽媽不一樣,孤兒院裏的媽媽前麵還得多一個姓氏,例如:李媽媽,張媽媽,王媽媽。

在餘朝暉眼瞎以前,院裏的幾個“媽媽”一致都覺得,餘朝暉這麽聰明,未來肯定比其他孩子更有出息,因此對他也算是另眼相待。

哪怕本來規定幾點以後不允許出去,但他軟磨硬泡兩句,也會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出去。

院裏其他孩子們也是慣會看眼色的,他們可比一些大人精明多了。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格外地會看眼色。

因此從表麵上看,院裏的其他小孩和餘朝暉的關係也還行,他看起來還挺多朋友的…

但在餘朝暉眼睛瞎了以後

周圍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那幾個“媽媽”對餘朝暉冷冷淡淡的,動不動還要讓他還錢,包括院裏和他來往的那些,本來也就慣會見風使舵,這下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背著餘朝暉,又或者當著他的麵說三道四,無數次惡意揣測他當時的意圖。聽說要賠好多錢呢,說不定就是為了錢呢。

意圖?他能有什麽意圖?

明明他是做的是好人好事,明明他是幫助別人,明明是他的眼睛毀了,明明他才是那個受害者。可是反而是他被質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