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王爺這次你可以放心了,我們這次是真的要離開,趕往奈特亞皇城了。”
蘇白一邊騎著鏢旗大馬,一邊警覺的觀察著四周。
“你說的不錯,這次確定是要回去了,拖延這麼久,小皇帝都要氣的把皇城給掀翻了。”
蘇白打趣的說道。這幾日他們安排好兩國議和之事,快馬加鞭的往皇城趕。隻因皇帝的千秋節在即,
蘇白與王爺兩人快馬加鞭,終於在千秋節前趕回了奈特亞皇城。城中早已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皇帝親自率領百官在城門口迎接,看到蘇白和王爺歸來,臉上露出了喜色。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蘇白和王爺下馬,跪拜在皇帝麵前。
“愛卿們平身,此次議和之事成功,全賴兩位愛卿的辛勤努力,真是辛苦了。”皇帝扶起兩人,感慨的說道。
“陛下過譽了,臣等隻是盡職盡責而已。此次議和成功,也是因為陛下英明神武,才讓我國得到了長久的和平。”蘇白謙虛的說道。
“好了好了,我們都知道你蘇大人的嘴巴厲害。此次議和成功,對我國影響深遠,朕一定要好好賞賜你們。”皇帝大笑道。
“臣等不敢居功,這都是陛下洪福齊天,國家才會興旺發達。”蘇白再次謙虛的說道。
皇帝聽了更是高興,他知道蘇白雖然能言善辯,但卻不會邀功請賞,隻會盡心盡力為國家辦事。於是他下令為蘇白和王爺舉行盛大的慶功宴,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隻是功勞都是兩個人的,皇帝全程都隻是跟蘇白在表功,而堂堂一國的攝政王卻像個隱形人一樣,閉口不言。
眾人大臣麵麵相覷,也不知這攝政王與皇帝之間產生了什麼齷齪,隻覺得氛圍有些冷淡,原本喧鬧的宴會,此時安靜的隻剩下筷子和瓷器的碰撞聲。
蘇白心中明白,皇帝對攝政王的冷淡並非因為二人之間有任何矛盾,而是因為他深知攝政王謙虛低調,不喜歡在人前炫耀功績。他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攝政王,心中感慨萬分。這位攝政王不僅有著超群的智慧和膽略,更有著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他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卻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態度。
蘇白心生敬意,舉杯向攝政王敬酒:“王爺,您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卻始終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態度。我敬您一杯,感謝您為國家的付出。”
攝政王微笑著接過酒杯,輕輕一飲而盡,然後說道:“蘇大人過獎了,為國為民,本王義不容辭。”
皇帝聽到攝政王的話,臉上露出了微笑,至於是真的開心,還是偽裝此時誰又在乎呢,眾位大臣看看皇帝,再看看攝政王一時不知該去敬酒給誰先,還是蘇白率先開口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此次戰役決不是蘇白一人能夠擔負的起的,這次能夠取得勝利,一直都得仰仗攝政王的領兵神速,他駐守邊疆多年,對與邊疆之事早已熟記於心,這次勝利,我想用自己的軍功,為眾位將士申請一個恩典。”
“哦,說來停停,”皇帝一邊漫不經心的轉著手中的酒杯,一邊聲音聲音慵懶的說道。
蘇白觀察著皇帝的神情,聽見他毫無戒心的回複,不由得心中一緊,但很快調整了情緒,從容說道:“陛下,此次戰役的勝利,確實是多虧了攝政王的英明指揮和邊疆將士的英勇奮戰。但臣認為,為了更好地激勵將士們,讓他們在未來的戰鬥中更加勇敢,臣願以自己的軍功為他們爭取更多的賞賜。”
皇帝聽後,微微點了點頭,看向攝政王,道:“攝政王,你怎麼看?”
攝政王微笑著回答:“陛下,蘇將軍所言極是。將士們為了國家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他們的確應該得到應有的賞賜。臣也願為此事盡力。”
皇帝沉吟片刻,然後舉起酒杯,道:“既然兩位都如此堅持,那朕就準了你們的請求。來人,傳令下去,為邊疆將士們加官進爵,賞賜金銀財寶。”
聽到皇帝的旨意,眾位大臣紛紛向蘇白和攝政王祝賀。
事必,小皇帝給了身邊伺候的內侍一個眼神,內侍環顧了宴會一圈,高聲詢問道,不知攝政王是否還有事稟報?”
此話一出,宴會大廳瞬間安靜下來,眾位大臣竊竊私語,交頭接耳,雖說是內侍傳話,但這代表什麼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不知皇帝是什麼意思。
攝政王沉默了片刻,隨後開口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報。”
小皇帝微微皺眉,他心中雖有些不耐煩,但攝政王身為國家重臣,也有必要給予尊重。
“說吧。”
攝政王沉聲道:“陛下,臣在巡視邊疆時,發現邊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陛下親自前往解決。”
此言一出,宴會大廳又是一陣騷動。
小皇帝麵色微變,他自然知道邊疆的重要性,但同時他也清楚,攝政王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必然是有所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