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寒華?”劉封嘴中小聲念叨,露出思索之狀。
這孫寒華莫不是三國時期後來修道的女仙。
不過此時應該尚且年輕,隻是一心淡泊名利,欣求老莊之道,還未周遊吳越群山,更未去往茅山求道。
“哈哈哈,秦公,此乃天意啊!孫寒華,其名中便有玄機,‘寒’乃‘冰’清也,‘華’乃繁盛也。此女將來必定是輔翼秦公,天下大勢的關鍵人物。”
“如今,孫寒華正在建業城外紫金山上清修,我有昔日道人一玉佩信物交予秦公。若秦公能與其結緣,日後東吳聯姻之事,便可水到渠成。”
劉封聽得雙眼閃爍,接過信物,對龐德公道:“依先生所見,此女乃是天佩佳偶,甚好!不過吳王是想要我娶其長女孫魯班,豈會水到渠成呢?”
龐德公擺了擺頭,笑道:“哈哈哈,秦公有所不知,吳王孫權、寵妃步氏向來溺愛長女,此女伶牙俐齒又甚博得祖母吳國太歡心!”
“而吳王之所以招秦公為婿,乃是料定秦公文武雙全,日後必能在大漢如日中天。何況秦公如今又協領荊北,執掌襄陽,更是直麵東吳之關鍵。”
“心中縱有萬般不舍,也是無可奈何,權宜之計也。可如今不同,依信中巨達所言,吳使諸葛瑾、呂範此番成都之行,受到關、張二將刁難,意欲寵妾滅妻。”
“吳王如若得知此事,必然苛責二使,心中也會苦惱婚事,斷不願舍棄親女遠離身旁、奔赴險境。此其一也。”
“其二,秦公此前收複荊南、屢敗吳軍,此時正是東吳公敵。東吳朝中文武定然敢怒不敢言,即便顧全大局,無法阻攔聯姻。也不會輕易成全秦公娶到吳王愛女。”
“其三,秦公此次入吳,必會受到吳國太、步妃親自接見。如若還能引起此二人不悅,到那時即便秦公想要娶吳王長女都勢必難如登天了。”
“是故,依此三點,秦公於此時拋出,不受東吳王室待見之養女孫寒華,豈不是水到渠成乎?”
劉封聞言,心悅誠服道,“是極!是極!”
龐德公又道:“東吳之事並無困難,便宜行事即可。隻是秦公需知,張、黃、楊、李此皆是益州世族大姓,本土豪族,乃是益州真正的主人。”
“然而,大漢朝中利益有限,荊州、東州兩派掌權,益州派自劉焉、劉璋父子以來便一直成為被打壓的對象。秦公正可多結交益州人才,對將軍自有裨益。”
“先生所言甚是,隻不過先生可有推薦之人?”劉封點頭,連忙問道。
“益州李恢,建寧李氏出身。此人公亮誌業,鹹以所長,能言善辯,熟知南中。秦公若想安定南中,撫恤蠻夷,此人不可或缺。”
“益州黃權,閬中黃氏出身。弘雅思量,智能之士,此人乃益州本土權威,巴郡士人之首。”
“蜀郡張裔機敏應達,犍為張翼威嚴亢銳......”
劉封聽後連連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隨即起身,躬身向前道:“先生是否有出洲之意?可否願意入仕輔佐在下,晚輩必定以師相待,禮遇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