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魚梁新對(1 / 2)

“秦公乃仁義之人,此事日後若成,定能一統天下,重振漢室雄風。但秦公需牢記一點:如非萬不得已,切記不可入蜀。”龐德公語重心長地道。

劉封聽到這裏,知道龐德公所言與諸葛丞相不謀而合,必定皆是因為自身身份問題所致。

“先生之言,公仲自然銘記在心。然,數月前,諸葛丞相也曾同樣告誡過晚輩此事。”

“哈哈哈”,龐德公暢然一笑,繼續道:“既然孔明亦有囑托。那如此一來,秦公之人和,亦占半分。”

“哦?先生的意思是說,我如今有荊州派維係以及元老派支持,此為半分人和?然而我又需如何脫困了?”劉封摩挲下巴,看著龐德公,疑惑道。

龐德公頷首淡笑,道:“秦公莫急,且聽老夫慢慢道來。自古以來,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也。昔日袁氏如此,兄弟之間,權力相並,各自樹黨。”

“故友劉景升亦是如此,眼見荊襄九郡,斷送於蔡氏之手。然將軍本乃繼嗣子也,如今成都上下,必然朋黨為爭。況且東州派之人掌控太子,必定與秦公水火不容。”

“而荊州派係固然強大,唯孔明馬首是瞻。但是隻可暗地相助,無法明麵支持秦公,畢竟父母之州,難免落人口實。至於元老派雖亦是你一大助力,這還遠遠不夠。”

“秦公試想:假以時日,元老之人隻會日漸凋零,人才必定接續不足。秦公若想在日後穩固地位,不受掣肘排擠,就必須找到更多的盟友。”

劉封點了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那麼,依先生之見,如今誰又能拉攏成為盟友呢?莫非是益州派係?”

龐德公點了點頭,沉吟道:“是也!相比其他派係,益州本土人才卻是源源不斷,又抵近中央。雖然益州派係如今政治力量最弱,但以後必定大有發展。”

“將軍於幕府之中也可多引見、采用益州世族之人。即便不為他圖亦求自保也。將軍日後若如此而行,穩坐荊州地利,又協有荊益兩地人和,則無往不利也!”

劉封深以為然,深吸一口氣慨歎道:“先生所言真乃令晚輩醍醐灌頂。如此真知灼見,恨不能早日與先生一見。”

龐德公笑道:“秦公不必如此,我之才學不及孔明萬一也。待到時機成熟,將軍若能與孔明相見,你二人必定惺惺相惜,相談甚歡。”

劉封聽得連連點頭,道:“然而我遠在荊州,不在中樞。一旦父親病重,丞相在外,東州派若要控製中央,把持朝政如之奈何?到時候荊州乃多戰之地,豈不是功虧一簣?”

龐德公道:“想不到秦公思慮如此深遠,我且問秦公一句話,秦公當切實回答。”

劉封雙眼懇切地看向龐德公,“先生但問無妨,公仲必然坦誠以對。”

“秦公心中大義為何?胸中誌向為何?”

“忠於漢室,為國為民此乃大義!安定社稷,萬國來朝此乃誌向!”劉封一字一句,正色道。

龐德公聽後,撫掌而笑,道:“好!秦公果然有英雄氣概。既然如此,老夫便為秦公謀劃一策。”

然而龐德公抬眼看了一眼劉封兩側,此時關興早就耐不住,被劉封打發到外麵看馬去了。而鄧艾正在默默認真聽講,拿著毛筆記錄著筆記。

“哦,無妨。士載是老實人,我等願聞其詳。”劉封解釋道,側耳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