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僅僅就劉封的爵位眾人都無法統一,就更不用說此後實際的官職權位了。
劉備聽後閉目,沉聲道:“嗯,孤知道了。”
“來敏!這裏是朝政要地,你卻在此胡言亂語,以公謀私,口出狂言。仗著太子少傅身份,屢次打壓朝臣,今日荊州軍功話題,你都要橫插一腳,刻意挑動是非。”
一旁太常賴恭實在聽不下了,借著機會便開始攻訐來敏,早就看不慣他的驕橫無禮。
“太常未免也太心急了,我等都是奉陛下旨意在此討論政事,要不然我們都聽你說劉封要怎麼封賞?”護軍將軍,關中都督吳懿陰陽道。
“你......”賴恭氣惱不已。
“子遠將軍此言差矣!朝堂之上應該就事論事,豈可耍無賴。況且來少傅所言確實含有偏見,不算中肯。太常也不過陳述己見罷了。”尚書令劉巴溫和勸說道。
......
“咳咳。來敏,你方才所言可是出自本心?”劉備再次睜開眼睛,冷冷地問道,打破了朝堂的吵鬧。
來敏心中一凜,他知道自己這次是有些過於冒犯了,但他也知道自己所說的話是偏向太子劉禪的。
“是...是臣失言了,還請陛下恕罪。”來敏道。
劉備並不是刻意打壓來敏,他又豈會不知來敏的含義,隻不過太過冒頭,需要敲打,以正視聽。
“嗯,你且退下。日後定要克己奉公,不可過於言辭苛責。”
“諾!”來敏退回文臣隊列,禁聲不再多言。
劉備隨後又詢問了簡雍、糜竺、陳到等元老派意見,聽取了李嚴、龐羲、董和等東州派想法,以及荊州派的蔣琬、費禕、伊籍等人看法,益州派張裔、李恢、楊洪等人主張,幾番論戰下來。
虧得丞相諸葛亮多次維持秩序,拉回主題,才能夠雜糅眾人的意見。
此時的劉備腦袋都大了,越問越亂,恨不能一個人有十個提議。
最後終於在許慈、孟光等人查閱古典、翻看經書的功夫下,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滿足眾人共同意願的提議。
許慈躬身向前,“陛下,既然各位文武大臣認為王爵太高,侯爵不足,不如依照周朝古例,將劉封將軍封為公爵。”
劉備聽後眼前一亮,萎靡的精神頓時來了興趣,“公爵?”
“是的,陛下。依臣等所見,公爵之位足以彰顯劉封將軍顯赫的功勳和身份,以安撫荊州軍民之心。又不至於過於張揚,致使年輕氣盛,引起其他朝臣的不滿。”
“而且,當年高祖皇帝有言,非劉不王,非功不侯。如今劉封既是劉氏後裔,又身負軍功顯赫。”
“昔日漢光武帝承續漢統之際,也曾分封諸子為公爵,這也符合大漢朝的製度,既沒有違背祖製,又能夠照顧到各方利益,是故願陛下采納!”
“好,這個提議好!”劉備讚歎道,“就這樣定了!”
一旁關羽為了保住大哥和朝廷顏麵,才一直壓著火氣沒發泄,心中不滿道:“大哥,這...”
“二弟,無需多言。為兄自有主張。”劉備柔和地看向關羽,柔聲撫慰,隨即揮手道:“來人,擬旨!”
隨即下令,“封劉封為“秦公”,食邑萬戶,賜金印紫綬,位在所有侯爵之上。
拜為左將軍,總督上庸,協管荊州諸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