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吳漢聯盟條約(1 / 2)

劉備不想因為自己試探群臣而導致過多的政治內耗,隨即快速而果斷的決定了劉封的官爵。

在劉備看來,此次的策問是成功的。

足以窺見朝中眾人的心思以及各個派係的想法。

而劉備最擔心的是:劉封脫離自己的掌控,並且獲得群臣的擁戴,這是他絕對不可容忍也不想見到的。

對於統治者來說,派係製衡爭鬥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

不過對於劉備來說是很欣慰的,因為他有諸葛孔明這一千古忠相。

而二弟身處荊州,重視恩情,支持劉封,這無可厚非。

孔明和三弟對於劉封秉持疑惑打壓態度,很明顯孔明是為了維係朝中政治平衡,避免權力天平失衡導致一係列不必要的內部連鎖反應。

至於三弟翼德嘛,劉備已經習慣了,意見僅供參考。

而朝中的諸派係也是各有主張,莫衷一是。

元老派褒揚讚許為主,荊州派基本追隨孔明意誌,中立態度,扶持打壓。

益州本土派係則多是騎牆觀望,並不拋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事不關己,明哲保身。

反而是東州派歧義最大,基本上秉持反對意見,以太子劉禪為由,不宜過於恩賞劉封。

很好,這種局麵劉備當然喜聞樂見,既然局勢如此,那麼劉封的封賞也就順水推舟即可。

何況還是保持在一個公爵的封位上,不足以對朝政造成過大的影響。

此時下首的諸葛亮微頷首,輕捋胡須思索:

關鍵在於一個“秦”字!

陛下的這個字可謂是意味深長啊!

在諸葛亮看來,主公內心至少有三層含義:

其一,在眾多爵位中,無論公、侯還是王爵,都會分為一字國、二字郡然後是縣、鄉、亭的封賞。此次將劉封封賞為國公,而且是秦、齊、楚、晉這類大國封號,足見主公依托之重,疑慮之心並不太強。

其二,何謂秦?關隴之地也!這是表明主公還於舊都,興複漢室的宏願,也給予劉封身上足夠的寄托和激勵。

其三,何為秦?續秦為漢也!這一點也就是主公想要斷絕劉封的上位之心!向朝中內外,天下之人表明劉封隻能輔助大漢,若有不臣之心則是大逆不道、逆天行事。

不愧是主公啊!既給了劉封足夠的榮耀、威望和信任,同時也寄托了重任、予以勉勵。最後還不忘埋下一個防患於未然的種子、影射天下人心!

“孔明啊!”

劉備的呼喚打斷了諸葛亮的思緒,隨即拱手道:“陛下,臣在!”

“嗯,封兒的封賞已畢,一應事務以及荊州其餘眾人的賞賜,你與劉子初多費心了。”劉備柔聲吩咐道,隨即示意一旁內侍。

“是,臣等必當盡心竭力。”

“召吳使諸葛瑾、呂範晉見!”

這一聲令下,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

此時隻有少數人知道東吳前來求和,這便是劉備所說的第二件事情。

東吳的使者,他們來此的目的隻有一個,便是為了與大漢進行罷兵議和,重修盟約。

諸葛瑾和呂範,作為吳國的重臣,應聲而入。

他們知道,這次會麵將決定江東的未來。

“外臣奉吳主孫權之命,希望陛下暫罷刀兵,雙方停戰,東吳願與大漢結盟,共抗曹魏!”

諸葛瑾和呂範麵麵相覷,開門見山地說出了他們的目的。

蜀漢現在已經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而且現在對於東吳在荊州的領土虎視眈眈。如果蜀漢此時不再死磕東吳,而是向北牽製曹魏,那麼江東的處境將會大大改善。

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個聯盟的代價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