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彰代漢統,劉備續漢祚(2 / 2)

隨後魏王派遣太常院官員,應天受命在繁陽築起三層受禪壇,擇於五月庚午日寅時進行禪讓大典。

至期,漢帝劉協請魏王曹彰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餘員,許褚禦林虎賁禁軍五萬餘。

漢帝親捧玉璽奉給曹彰,魏王曹彰即受八般大禮,登上帝位。

賈詡引大小官僚朝於壇下,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大魏,定都洛陽。

曹彰即傳旨,大赦天下。諡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曹彰扶起劉協跪於壇下聽旨,封劉協為山陽公,即日便行。封賈逵為司徒,王淩為太尉,王朗為司空,大小官僚,一一升賞。

自此四百年大漢在北方諸州的統治,繼由大魏接續。

......

卻說成都府,劉備聞聽曹彰登基,大漢江山已改換門楣,頓時憂心忡忡,憂思成疾,幾至不能理事。

政事全權托付於諸葛亮,諸葛亮聞得此事忙入宮看望劉備。

麵容蒼老,病態沉沉的劉備握著諸葛亮的手,歎息道:

“孔明啊,曹彰篡漢自立,我漢家江山從此改姓曹了。”

“咳咳,我此生未了的心願,未能恢複漢室,實在愧對先祖啊!”

諸葛亮安慰道:“主公不必過於憂慮,北方曹賊亡漢之心,人人皆知,亦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今北方中原雖是曹魏掌權,但世間萬事,變化無常,我等必定會輔佐主公北伐,興複漢室!”

劉備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孔明,我意欲興兵伐魏,以雪我心中的不甘。”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旋即明白劉備的決心。

他沉思片刻,說道:“主公此時時機未到,臣已與太傅許靖、光祿大夫譙周商議,天下不可一日無君,群臣欲尊主公為帝。”

劉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悲涼:“我雖有此心,但曹彰篡漢自立,天下皆知,我稱帝又有何用?”

諸葛亮微笑道:“主公有所不知。曹彰雖篡漢自立,但天下人心未定。我們需要立下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宏願,興兵伐魏,以彰顯主公的決心和實力。”

“同時,大漢眾文武尊主公為帝,也是為了提高主公的聲望和地位,收複天下漢人之心,為日後興複大業打下基石。”

劉備聽後,沉默片刻,釋然道:

“孔明所言甚是,既如此就依你的計策行事吧。屆時我定會親自領兵伐魏,為漢家江山而戰!”

三日後,劉備在大殿內召集了所有的文武大臣,宣布了他的決定。

他決定稱帝,以恢複漢家江山。

這個消息一傳出,整個朝廷都沸騰了。

正如諸葛亮所言,他必須這樣做,他需要提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才能更好地召集天下賢才、人心為漢家江山而戰,他需要讓更多的人相信他,支持他。

於是,劉備開始了他的稱帝之路。

改元章武元年,定都成都,立妃吳莧為皇後,長子劉禪為太子,封次子劉永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封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賞,大赦天下。

這一應天下大事是公元220年,半年多時間內相繼發生的。

但是在這個時候,荊州眾人的官爵封位卻遲遲沒有下達,劉封會被封為什麼呢?

蜀漢、曹魏、孫吳的內部權力變化會產生如何的化學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