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堂內望著大門外馬車上的棺木,不解道:“哥,你咋還對呂蒙這廝這麼好,這小人背後偷襲我軍,就這麼便宜他了?”
劉封端起茶杯,沉吟片刻,道:“我軍此次前來荊南收複失地,亦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這一來呢,也要維係東吳顏麵。呂蒙好歹也是大都督,不可不慎重對待。”
喝了一口茶,挑眉抬眼看向門外,繼續道:“二來呢,也別真撕破臉,你可別小看這副棺木。日後可是能作為吳蜀複盟談判的籌碼之所在的。”
這一點,麵前關興和身後侍立的張苞都深以為然,默默頷首,畢竟這樣的安排才能減輕吳蜀的結怨。
隻是更讓兩人敬佩的是,現在的劉封竟然如此胸懷寬廣,眼光長遠。
“哥說的是。”關興拱手,屈身向前交付城防軍令。
張苞點了點頭,“兄長所言,令小弟佩服不已。”
劉封擺了擺手,隨即切換話題,詢問關興道:“趙雲將軍呢?怎麼沒和你一起過來?”
“哦,子龍叔,前去孱陵港接應糧草輜重了,一會兒就會回來。”
劉封聞言隨即吩咐道:“這樣也好,我這邊也沒有什麼事,你將這些降卒和呂蒙將軍棺木好生運送到孱陵港,交托江夏水軍運回江陵城,知道了嗎?”
關興一臉不樂意,一屁股坐在門檻上,“怎麼這些苦活累活就給我啊,一點意思都沒有。”
“要不我去...”,張苞剛想進前躬身請命,劉封壓回他的手,厲聲道:
“你小子老毛病又犯了是吧!我回去就告訴關平,你一路上一點長進都沒有,隻知道頂撞,看他怎麼收拾你。”
“誒,別別別,我去,我去還不行嗎?”關興連忙起身拍拍屁股,跑出去,嘴裏小聲嘟囔,“那還不得天天煩死我啊。”
劉封搖了搖頭,料定公安城此間事務已罷,隻待一切依照部署行進。
......
此時長江下遊的另一邊,
一方有名將逝世隕落,一邊便又有才子嶄露頭角。
揚州,建業城。
書香沉沉的宮殿學堂內。
“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一中年儒生兩指撚須,閉目搖頭晃腦地跪坐在主座師位的書案前,講解著經學詩文。
此人正是孫權,備上厚禮聘請來的當代名儒——程秉。
程秉曾師從經學泰鬥鄭玄,研究經學,後因躲避戰亂,又在交州與經學家、訓詁學家劉熙探討過經學大義,能“博通五經”。
座位下方另設置了四方小座,有四位年輕學子正在跟隨師父誦讀著經書。
“先生,先生,何謂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啊?”
年紀最小的小孩舉起稚嫩的手對著書,疑惑不解道。
程秉聞言不著急回答,“少主別急。”
隨後轉過頭對著身旁一侍讀少年道:“恪兒,你可知此句的含義啊?”
少年溫文爾雅,向前謙遜拱手:“回先生,本文乃仲虺詔告商湯品德高尚,天命所歸也。“
“而此句的含義則是:求學要多向別人請教,學問自然增進,學識自會淵博。反而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思想便會狹隘,格局則會低下。”
程秉滿臉欣慰,頷首道:“說得好!少主,現在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嗎?”
十歲小孩連連點頭,“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