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深入敵後,尋覓賢才(2 / 2)

“你傻不傻啊,大冬天的那些個縣吏都在炭爐旁烤火,就你一個人還兢兢業業的跑到這裏來工作啊?還穿這麼薄。”

鄧艾突覺渾身暖和,方才不知所以地轉過身來,眨巴眨巴眼睛看著劉封,將竹簡收了起來,又摸了摸身上的大氅,一臉疑惑躬身拱手道:

“多多多...多謝先生關...關心,請問先...先生是?”

不會吧,鄧艾還真有口吃啊!

劉封轉念一想,不便在魏地暴露真實姓名,便回道:

“這個不急,咱們日後再說。”為了進一步的確認下,又詢問道:“你可是那自詡“文為世範,行為士則”的鄧艾,鄧士載。”

鄧艾連連點頭,興奮道:“正...正是在下,原來先...先生你也知曉這道碑文,士載不...不才,願追隨這先賢誌向,經世報國。”

劉封滿臉欣慰地看著鄧艾,不覺被風吹得鼻涕都出來了,拍了拍其肩膀:

“好了好了,咱們先找個暖和的地方,喝喝燙酒,吃吃肉,再說不遲。”

隨即和鄧艾一同上馬去酒館找關平,轉過頭輕拍鄧艾大腿道,“還有,別在叫我先生了,叫我公仲就行。”

“好的,先..先公仲兄。”

陽翟酒館內,三人坐定在炭火桌旁。

“來嘍,上好的羊肉湯”,店中堂倌大聲吆喝,“還有這是您要的燙酒兩壺,客官您慢用。”

鄧艾看著滿桌酒肉吃食,頓時覺得不自在起來,欲言又止。

劉封見狀,心中了然,“士載盡管放心吃”,又將眼色挑向關平,暢然一笑,“咱們這有個大財主請客呢。”

鄧艾轉頭看向關平,劉封輕拍腦袋,歉意道:“哦,我給士載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兄長,你就以坦之稱呼就行,不必見外。”

鄧艾拱手行禮,“坦...坦之兄”,關平亦回禮,“久仰,久仰,鄧士載賢弟。”

劉封忙壓下兩人手,不要婆婆媽媽虛禮,招呼兩人趕快吃熱乎的。

轉眼間,三人說說笑笑,酒過三巡,吃得好不痛快酣暢。

劉封與關平對視一眼,便放下筷子,端起酒杯朝向鄧艾,“來,士載賢弟,我們兄弟倆敬你一杯,以示今日結交好友之喜。”

鄧艾見狀,忙端起酒杯,展齒笑道,“多謝二位兄長!”

三人一飲而盡,劉封見酒喝得到位了,便柔聲試探道,

“士載乃大才也,可如今卻埋沒在這陽翟縣內做個小小的典農都尉學士,豈不是屈才可惜了。”

鄧艾聞言放下酒杯一臉落寞,訕訕道:

“公仲兄謬...謬讚了,我在這陽翟早已工作數載,縣內長官同事見...見我口吃,都多不...不與我來往,更別提能一展抱負了。”

“方才聽到兄長談...談及“文為世範,行為士則”一言,在下十分感動,士載即使生活困...困苦,也絕不敢忘亡母教誨。”

鄧艾雖不是世家大族子弟,但也是落魄寒門之後。父親早亡,母親含辛茹苦,頗有孟母之風,讓鄧艾從小便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縱使從小口吃一直受人冷落,但在母親教誨下,讀書苦學的放牛娃鄧艾,一向有遠大誌向,決心通過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

內心深處一直都有古時先賢那種讀書人的傲骨在的。

原以為投身在以選賢任能為表率的曹魏勢力,是能夠大展自身才學的地方。

然而現實卻遠非如此,即便他一直刻苦努力,展示才學,卻仍然因為口吃和家世門庭遭到眾多冷眼打壓,多次有機會都沒能升官,難免有些失落。

鄧艾轉臉看向劉封,看著他真摯、溫柔的笑容,似乎覺察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