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練武術(2 / 2)

拳術宗師對自己的身體洞徹細微,能清晰的感覺出異樣。

龍修伸手摸背,從後頸往下,經過背部,到尾椎骨,仔細的摸脊柱。

“這這……”感受著自己的脊柱,龍修一下就愣住了,接著就是一臉狂喜,“三十三塊脊柱!”

他對人體結構非常了解,嬰兒剛出生時,先天三十三塊脊柱,長大後,五塊閉合為一塊骶骨,四塊閉合為一塊尾骨,總和二十六塊,但他的脊柱卻保持著嬰兒形態,骨縫分明,有三十三塊,難怪脊柱如此靈活,對練武之人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傳說拳術筋骨達至圓滿,脊柱擺動脫節,回歸嬰兒三十三塊,道家術語稱先天。

“好!三十三快脊柱,這是先天之軀啊!”

龍修興奮叫好,沒想到他天賦異稟,三十三塊脊柱,身軀靈活自若,對勁力的傳導通暢無阻,猛如遊龍,翩如驚鴻。

“不過背脊三十三塊,這是外家筋骨,為何內髒也如此強壯?莫非……”龍修想到這裏,這才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剛才一拳內勁爆發,呼吸之間便氣血流通全身,新力滋生,體能恢複。

他的呼吸,自始至終都沒有亂,胸腔、肺葉、隔膜、腹部、心跳等等,自然而然的維持特有的規律,而這個規律正是他前世修習的吐納法。

這吐納法是他跟一位練太極的老道士學的,名叫養息術,是內家拳術的養生法門,固本培元,養生養壽,修習出了神髓,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本能,沒想到轉世投胎後,雖然從小癡傻,卻依然保持著本能。

“難怪了,我經常被族人欺負,被打得重傷吐血,卻總能恢複過來,原來是從小修習養息術,固本培元。”龍修恍然大悟,由此說來,他相當於已經練了十五年的內家吐納。

“十五的內家底子,這是出娘胎就開始練的啊!”

龍修又驚又喜,想想都覺得興奮,正所謂‘內壯而外勇’,內家養生雖然不能直接增加體力,但內髒強了,身體自然就健康,恢複力、抵抗力、耐力等等,都強悍至極,全身充滿活力和生機,配合拳術鍛煉,內外兼修,這才是王道。

而且他經常被打,抗擊打能力也算練出來了。

龍修伸了懶腰,暗含拳術,脊柱節節串聯,他明白,也應該是他的拳術練成了本能,從小扭動脊柱,所以沒有並合,還保持著嬰兒出生的先天狀態。

三十三塊脊柱,十五年的內家底子,他現在的身體,猶如一塊絕世璞玉,並且,他才十五歲,正是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也是練武的黃金階段,今後的拳術成就,或許能達到那些傳說中的境界。

不過追求拳術境界是長期的事,力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出,急不得,但他現在就急需提升實力,修習側重於靈活技巧的拳術,當然應該是八卦掌。

當然,體能力量是根本,不能忽視,必須每天堅持,長期磨練。

龍修雙手抱頭,深蹲跳,練習腿力和腰力,來回跳了半個時辰,足足跳了三千多個,大汗淋漓,這才感覺到累。

休息了一會兒,感覺體力恢複了,又練習俯臥撐,一做就是四分之一個時辰多,大約每兩秒做一個,足足做一千多個。

深厚的內家底子,內壯外勇,讓他的體能悠長至極。

隨後又站樁紮馬,繼續練習樁功,撿起一塊十多斤重石頭,兩手抱石,如同圓球一樣玩弄,手腕轉換,手掌搓球,練習臂力、腕力、掌力。

這一套練習做完,已經是一個多時辰,龍修已經渾身發熱流汗,兩手提上頭頂,緩緩向下虛按,手掌俺至小腹,氣息下沉,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體能鍛煉結束,龍修這才開始練八卦掌。

八卦掌,是他前世的三大內家拳之一,招式千變萬化,但功夫落到實處,其實隻有八個招式,雙換掌,單換掌,順勢掌,轉身掌,回身掌,撩陰掌,摩身掌,揉身掌,配合八個基本步法方位,左,右,前,後,左前,右前,左後,右後。

八卦就是八個方位,也就是繞圈打人,因此八卦掌又稱遊身掌,以靈活的身法,繞側麵。

龍修眼神一凝,深呼吸,起手執掌,身形下沉,重心落在尾椎骨上,渾身像冬天裏打冷顫似的,雞皮疙瘩隆起,汗毛炸立,皮膚繃緊,含住勁力,腳下穩紮地麵。

一步踏出,以角尖著地,腳掌幾乎是貼著地麵移動,輕,穩,沉,小心翼翼,像在泥潭裏探路,這叫‘趟泥步’。

所有拳術都要練腳上的功夫,力從地起,如果腳都站不穩,力氣再大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