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與郭嘉互相看了一眼,旋即發出震天大笑,兩人一左一右,握住蘇寧的手掌,齊聲道:“子平誌向可嘉,這樣的宏圖偉業,怎麼少了我等。”
蘇寧也大笑,緊緊握著兩人的手掌,一時間,三人中升騰起濃濃的惺惺相惜之情。
過了許久,曹操忽然匆忙趕來,見了蘇寧寒暄一陣後,恭敬地對戲誌才和郭嘉行禮。
戲誌才平日裏嬉笑怒罵隨心所欲,但此刻竟然嚴肅正經起來,反倒是郭嘉,仍舊一副吊兒郎當,浪蕩子弟的樣子。
這也是兩人心態的不同所致。兩人雖然都心態豁達,自由散漫慣了。但戲誌才畢竟年長,遇到一個看似可托付終身的明主,就要展現出自身最讓人心折的氣度與才華,不願失之交臂,雖有傲骨,但並沒多少傲氣。但郭嘉年幼,心性不定,自身又才華蓋世,難免有些心高氣傲,所以當曹操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時,仍舊我行我素,毫不收斂。
不過曹操終究非常人,心胸之寬廣,遠勝他人,對戲誌才和郭嘉一視同仁,沒有絲毫區別。
郭嘉與戲誌才心知肚明,蘇寧肯定早已將兩人,甚至荀彧與荀攸的消息透露給曹****,曹操此次前來,不僅僅是為了探望蘇寧,更大的意圖在於招攬幾人。當下戲誌才也不客氣,直接拷問曹操。
“聽子平所言,明公雄才大略,如同秦皇孝武,不知明公可知天下大勢?”
曹操心中一抖,秦皇漢武,那可都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被世人奉若神明的天下至尊,蘇寧將他比作兩人,怎能不讓他心驚肉跳?
曹操深呼一口氣,壓住心中的驚悚,道:“大漢已經窮途末路,遲早要分崩離析,天下大勢朝著四方混戰而走。”
戲誌才與郭嘉眼中劃過異彩,隱晦地閃爍了一絲喜悅。郭嘉接著問道:“大漢雖腐朽,但不論中央政權,還是地方政權,都沒有走到必須顛覆的那一步,大漢的行政係統,與軍事係統,並沒有多少缺陷遺漏,但為什麼大漢會走到窮途末路?”
曹操一怔,沒想到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言辭竟然這樣犀利,問的問題也直指大漢政權弊端要處。
“因為一些勢力龐大的心懷不軌的人與組織,在暗中推波助瀾,默許了大漢的分崩離析。大漢雖說有皇室統治,但到了此時此刻,皇室也隻是名義上的統治者,真正手握天下大權的,是那一小撮站在大漢頂端的人與組織。”
郭嘉與戲誌才更加興奮,此刻曹操在兩人眼中已經可以稱得上一位明主,但兩人胸中抱負遠大,必須要曠世明主才能任用。
當下戲誌才再次問道:“若是天下大亂,不知明公會作何打算?”
此言一出,屋內瞬間沉寂,蘇寧也緊緊盯著曹操。
曹操沉默許久,最後在三人灼人的目光中,艱難說道:“漢室若可輔佐,我當效仿伊霍。若漢室不可輔佐……我當效仿文王。”
三人眼中一亮,蘇寧更是放下心中一塊大石,滿臉透著喜悅。
“若明公打算征討天下,該如何按部行事?”
曹操聞言眉頭皺了起來,他還沒想過這樣久遠的事,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回答。蘇寧見狀,咳嗽兩聲,道:“奉孝此言非明主必須考慮,明主最主要的是要懂得用人,若我等輔佐孟德,我等自會為他製定一步步的戰略計劃,他隻要做出決定即可。”
郭嘉小聲嘟囔兩聲,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反而問道:“那以明公之見,該如何讓天下賢才為己用?”
曹操聞言看了看蘇寧,道:“子平常與我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若為主,當求賢於四海,不論身份名望,隻要確實有才,並且能忠心於我,我就破格任用。”
郭嘉點點頭,沉寂了下來。戲誌才忽然出聲,問道:“若是有一人名震天下,才華蓋世,卻對明公抱有敵意,明公該如何處理?”
曹操沉默稍許,說道:“我會盡可能滿足他的要求,禮賢下士招攬他。若他果真不願投靠與我,但也不會幫助別人與我做對,我就放他自由。但若他一心想與我為敵,我會將他處死,不留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