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說書人的影響力(1 / 1)

我爹是個說書人。

我從沒見過像我爹這樣能言善道的人,他隻要往案子前一立,十裏八村的街溜子都會奔走相告圍上來。

街溜子這個詞是我爹教我的,他說這說的就是天天沒什麼事就在街上晃的青年們。

我爹說,小瀲兒,你不要學他們。

我不說話,覺得我爹很怪,既又瞧不上人家,又偏偏靠人家吃飯過活。

我爹說書說得是江湖上的事。

什麼小冷飛刀、神鴿俠侶、地龍九部、紅發仙女傳、絕代二雄……我爹通通信嘴拈來,一張嘴刀光劍影的,擬聲詞伴隨著點兒大的口水星子直噴向擠在前排的青年。

青年早已迷失在光怪陸離的武林之中了,張著嘴聚精會神的聽,無知無覺的接受著洗禮。

我覺得很不衛生,扭頭看向身旁的少年竟也張著嘴,默默伸手合上了他的驚訝。

潘讓反應過來扭頭看看我,又扭回頭去,繼續不自覺張大嘴聽。

我爹口中的江湖很精彩,處處刀光劍影快意恩仇,這樣的世道,我是不信的。

因為每個故事中總會有人背負國仇家恨,窮極一生隻為求個明白,報仇雪恨,但哪又來那麼多恨呢?

畢竟在村子裏的生活平淡又漫長,大家都循規蹈矩的勞作、休息,鄉裏鄉親都很和睦。

要說唯一的不和睦因素可能就是我爹了,作為一個說書人,還繪聲繪色專講江湖的故事,村子裏的後生聽得多了,多半會生了外出闖蕩的心思。

這幾年附近村落均有不同程度的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很多青年都是聽完我爹的書,一上頭,回家簡單包幾塊幹糧就要拜別老母上山學武,任誰也拉不住。

各個村子的村長們就頭疼啊,但我和我爹又是流竄說書,一時間還真的難以幹預。

我爹告訴我其實說書是賺不上幾個錢的,這點我認同,街溜子們帶來的打賞大多是幹糧餅子,要麼就是不知從誰家地裏現掐的幾顆蔬菜。

但我的餐桌上卻頓頓有肉,就連隔壁鎮子上富戶家的老幺潘讓都表示:這夥食也忒好了!

我爹說你有事說事,別老飯點兒來,當誰看不出你小子想蹭飯呢?

少年抬起頭,抹一把油汪汪的嘴,眼裏仿佛有星辰閃動,他說,劉叔叔,小瀲兒,我要走了,我明早就出發,武當已經回信說收了我了,我喜歡這個門派,就您故事裏那個張……張有忌!他不就是武當出身的嗎?他有那麼多美女喜歡……說著他又扭頭看向我接著說,但我不稀罕蒙古公主,也不要什麼小師妹,等我學成了,闖出些名堂,就回來找小瀲兒。

說完,他又恭恭敬敬的向著飯桌上的我們一輯,扭頭就走。

我和我爹都驚呆了,我爹沉默良久說我明天去看看這個月各大門派的招生返點到沒到。

我突然有點食不下咽,我說爹,你講的那些關於大俠的故事都是真的嗎?

這次換成我爹端端正正的放下了碗,眼裏仿佛有星辰閃動,他激動的說,自然是真的!

其實他說書時的狀態也是如此,熱忱而真誠,每每看到他這個表情,我也會有一瞬間的恍惚,覺得那個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真的存在。

他自顧自接著往下嘟囔,其實我也曾想過把你托付到門派中去學武,能夠早日窺見這江湖的一角。但武林中容得下女兒學武的門派又寥寥無幾,峨眉那地方實在是沒什麼人情味,嘖嘖,女孩子家家的,結婚與否還得看你大了之後自行選擇,要是拜了那個山門就斷了一條路,這可不成……古墓派實在是難尋,我總也不好帶著你滿山溝子亂竄著找……啊呀,那華山派更別提,都是關係戶……

正當他掰著手指一門派一門派數的時候,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從屋外傳來:劉波!你給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