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國都(1 / 2)

一夜暴雨,澆滅了龍首關的餘火,洗去了城關上的血跡,連同龍首關降兵的眼淚,也衝刷而去。

清早,蒙古大軍用過早飯之後便往大理都城進發。

高瑤戰死,龍首關被攻破的消息很快傳到羊苴咩城。

高相國接到戰報悲痛不已,高瑤是他長子,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他一直著力培養,原本想等自己百年之後將大理相國之位傳給高瑤。不曾想蒙古一來,大理難保,高瑤也戰死沙場。想到這些,不禁老淚縱橫,與夫人相擁而泣。如今他膝下隻有小兒子高瓊與女兒高琴。高瓊不到十歲,年紀尚小。如今大理危亡,他隻怕看不到他成年的那天。

悲傷過後,高相國命侍從更衣,整理衣冠,趕去朝堂。

如今龍首關失守,蒙古馬上便會攻擊都城,需要商議守衛之策。

一路經過街市,已經不複之前繁華。之前隻是有零散出城逃難的人,聽聞龍首關被攻破如今城內已大批開始逃亡。大街上店鋪關門,行人稀少,城門口則熙熙攘攘擠滿了要出城的人。

高相國內心一陣悲涼,在他當相國的幾十年間,一直政通人和,繁榮富庶,他也廣受國內與鄰國敬重,有一代“賢相”之名,卻不想一夜之間繁華落盡。

到了皇宮,他便步行入內,一陣寒風吹過,寒涼刺骨,吹動他兩鬢灰白的頭發和長須。從宮門走到大殿,這段路他走了無數次,這次走得特別慢,路顯得比以往長很多。

到了大殿門前,他整理衣冠,然後大步入內。

皇帝還未上朝,剛才還在議論紛紛的群臣,見到高相國進來便立刻安靜,注視他一步步走向相國之位。

待他落定之後,司馬高斌祥近前說道:“相國,高瑤之事還請節哀,如今蒙軍攻破龍首關,龍首關與國都相距不過六十裏,轉眼即至,先商議如何應對為上。”

群臣也紛紛過來勸慰。

高相國把手揚起,眾臣閉口不言。高相國注視著原先高瑤站立的位置,神色冷峻,漠然說道:“大理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高瑤,英勇殺敵,死戰不降,是大理軍民楷模,我高氏好子孫,當另行擬定爵位加以追封”,眾臣聽後,皆讚同加爵追封。

此時,大理皇帝段興智已經來到朝堂。

群臣紛紛行禮。

段興智也接到龍首關戰報,得知高瑤戰死先對相國勸慰一番,然後群臣議定封爵,最後追封為殿前都指揮使。

隨後,便商議退敵之事。

此時,之前便主張投降的人此刻又再舊事重提。

司空董嘉、司徒楊利貞與幾位有歸降意願的官員紛紛進言。

司空董嘉說道:“陛下,之前高相國胸有成竹能將蒙古大軍擊退,而今已經攻破龍首關,頃刻便會圍攻都城,以現今形勢,已不可再戰,臣冒死進諫,不如早降,遲則都城不保啊”

司徒楊利貞又說:“陛下,我大理先前可以依仗對抗蒙古的,隻有金沙江天險與崇山峻嶺,如今忽必烈大軍已經越過金沙江,穿越崇山峻嶺直逼我大理都城,現今大理已經無險可守,降則易安,戰則難保,請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