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立碑(2 / 2)

暫時,郭京也不想內戰,怎麼打都是消耗大宋自己,所以還是先求穩定。

這次趙桓沉思的時間比李綱還久,主要對兵權太過敏感。

“此事不急,我先讓人給李綱傳旨封他為兩浙路安撫使,讓他先準備著上任,等到他離京之前確認下來也來得及。”

趙桓還是沒能答應下來,兵權不是小事,出於帝王本能的要保持謹慎。

郭京心中了然,趙桓不是覺得一下子提拔王彥太快,而是忌憚王彥是自己的人,擔心自己圖謀兵權。

此時多說無益,郭京也不想在王彥的事情上繼續和趙桓糾纏。

旋即,郭京從袖筒中掏出奏疏,說道:“陛下,這是此次太原之戰的詳細情況,以及各方有功之臣的名單。”

厚厚一遝奏疏,寫的清太原的戰局,卻寫不清大宋百姓遭受的欺辱。

上麵每一個名字,有活著的英雄,也有為了保衛大宋戰死的英魂。

郭京把自己所能查到的名字,都有記錄在上麵,這是他能為那些英豪所做的事情。

趙桓接過奏疏,簡單的看了幾眼便放下了。

畢竟每日都有戰報過來,趙桓也有和郭京通書信,他覺得這上麵記錄的內容自己都知道,所以也沒仔細翻閱。

看到趙桓連最後的名字都沒看,郭京心中歎息一聲。

“黃真,讓何栗和孫傅過來,把亞父奏疏上麵的這些人都記錄下來,按照功績進行封賞。”

趙桓吩咐過後,正欲說其他的,郭京開口道:“陛下,貧道還有一個請求,希望陛下能夠應允。”

趙桓看向郭京,說道:“亞父,說這些就見外了,你和我之間何須用上請求二字?有事你盡管說,隻要我能做到,無不應允之理。”

無不應允?

剛剛兩件事情還不是自己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才答應了一件。

皇帝的嘴,騙人的鬼。

大餅畫得比武大郎的炊餅都香,但是這心思卻比潘金蓮灌藥的時候都難以捉摸。

郭京沉聲說道:“貧道想請陛下在汴梁城和太原等地選址建廟,立下功德碑。”

“刻下此次為保大宋而陣亡的將士名單,讓大宋百姓以及後世銘記他們為保護大宋做出的貢獻。”

“同時也可讓這些陣亡的將士享受香火供奉,以祈他們的英靈繼續庇佑大宋。”

郭京覺得,那些陣亡的將士們也應該被銘記。

他們以血肉之軀為大宋鑄造守護壁障,不應該隻是被記錄在戰報上的一串數字。

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應該書寫出來,讓大宋記住他們的貢獻。

趙桓沉吟著點了點頭:“還是亞父想得周到,我馬上就安排下去,讓人著手去辦。”

隻是刻碑建廟而已,用不了多少錢。

趙桓覺得沒必要在這個事情上去得罪郭京。

舉手之勞,又不是跟自己分權,威脅不到自己一點,還能得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貧道代替這些將士們,多謝陛下了。”

郭京起身給趙桓行禮。

趙桓連忙攔住,旋即說道:“亞父,我已經讓人準備了接風宴,現在時間差不多了,也該赴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