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薑回聽說書(1 / 2)

薑回歎道:“這個就隻能看命了,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吧!”

倒不是她不相信青川,隻是她不敢保證她的算計一定會成功,倒不如先不說。

與青川商定好神廟的事情後薑回才回城,隨意尋了家小茶館,此時剛過晚食時間。

茶館的管事站在中央高聲道:“諸位貴客,咱們今晚一共有三場說書,這第一場便是張院長興辦女學院。”

他話音一落,一位打扮幹淨利落的年輕婦人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咱們上次已經說到了,張院長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培育出來第一批可以參加科考的學子,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第一批學子的成績如何吧!”

薑回沒有用眼睛去看,而是閉著眼睛,十分用心的去聽,女子的聲音鏗鏘有力,極具感染力,說到動情之處甚至帶上了哭腔。

一瞬間她仿佛回到了現代的演講現場,講話的人也不是封建時代的普通婦人,而是一名大方自信的演說家。

女子一場說書講完,茶館中陷入了一片爭論之中,有敬佩張院長品性高潔的,也有爭論女子該不該讀書的。

一名身穿長袍的年輕男子站起身,大聲道:“別說女子該不該讀書了,在下就盼著那一天大康也能如同書中所說,用一場公平公正的比試來選官員。”

“到時想必就不會出現如今這種幾家獨大的景象了,在做之人,有才之士也不會報國無門!”

“這位公子說得在理,隻可惜這都是戲文話本裏的臆想,不知何日可現啊!”

……

薑回沒有參與這場討論,隻是默默的聽著,心思千回百轉,這個故事依舊是從她手裏流傳出去的。

她當初改寫很多華夏曆史上的女性名人傳記,後麵又根據實際情況編造了一些,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斷過。

就目前來看雖然效果不明顯,但也是有效果的,教化民眾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如今以康都為核心,相鄰的幾個州,女子上街經商已經是常見的事情,女管事也多了起來。

而以這個故事為主線的一係列女性讀書的故事才開始傳播,她其實考慮過要不要先把普通男子接受教育的事情辦好,再去專攻女子讀書的問題。

後麵轉念一想,便放棄了,原因是很多事情一旦你讓他占了先手,他便會認為這是他的特權。

倒不如把普通的庶民讀書和女子讀書的事情一切搬了,什麼女駙馬,女丞相等等之類的故事鋪天蓋地的砸下去,總會泛起些水花。

為此她還熬了好長時間的夜,被薑歸發現以後,連夜在蛛網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給她當槍手。

招收了一些落魄的讀書人,她隻要給出一個故事概要,就會有一大批類似的故事產生,她隻需要最後檢閱一番,剔出不合適的便是。

康都廷尉府。

李玥兒樂滋滋的看著一本名為《大業女丞相》的話本,在腦海裏不斷的幻想要是薑回成了大康的女丞相,應該是何等的風光。

想到薑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樣子,她的心就砰砰砰的跳動起來,把書一丟,從床上翻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