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送君秋衣褲,君還筆墨玉(2 / 2)

就連他都對漠河如今的樣子產生了好奇之心,看完述職帖竟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翻到後麵,夾了一張薄薄的紙,康帝細看,上麵寫的正是薑回述職貼中說的三合土的配方。

康帝小心收起,自大康滅諸侯國以來,這官道一直都是他頭疼的問題,每個地方車轍寬度不一,尋常人出行每過一州就得換車,除了不方便倒也影響不大。

可在行軍打仗上,這就影響大了,車轍不統一會嚴重的耽擱行軍速度,這也是薑回當初做出獨輪車以後,被李鍾等人賞識的原因。

他也多次嚐試過統一車轍,均是無疾而終,如今薑回倒是替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隻是這修路並非易事,還需多加琢磨,倒是信中提及的棉花,他十分好奇,潔白綿軟,可織布製衣,也可填充被子,莫非是如羊毛般的東西?

不過康帝也沒有疑惑多久,當天晚上李鍾就提著一個巨大的包袱進宮了。

康順殿,康帝見到李鍾手中的包袱,頗為好奇的問道:“愛卿手中提的是何物啊?”

李鍾把東西遞給旁邊的內侍,拱手道:“陛下,此物是薑回托人快馬加鞭送到康都的,委托臣務必轉交給陛下。”

康帝忙了一天,本就累的腰酸背痛的,聽見李鍾的話,直接起身走到內侍跟前,親手打開了包袱。

入眼是一個小木盒和一床用黑色綢帶紮著的棉花被,質地似毛非毛,似麻非麻,結合薑回的述職帖,康帝覺得此物正是棉花無異了。

用手一摸,入手果真綿軟,不用試都能感受到溫暖,當即便讓幾名內侍將其拆開,一床十二斤的棉被出現在康帝眼前。

康帝笑道:“去,把孤寢殿的衾衣換了。”

內侍帶著被子離開,康帝才把目光放在了小木盒上,打開木盒裏麵,入眼的是一件從未見過的料子製成的衣物,提起一看。

是兩件短衫,和兩條褲子,布料細膩柔軟,光是看著便能知道穿在身上有多舒服,木盒底部還有幾張紙,畫的正是棉花從種植,到采收,再到紡成線的步驟。

康帝滿意撫這胡須,笑道:“薑回這孩子,想得倒是妥帖。”

李鍾一愣,康帝平日裏最是看重君臣之別,這會兒稱呼薑回為“孩子”,倒是有種說自家後輩的感覺,什麼時候薑回在康帝心中的地位已經變得如此之重了?

當即附和道:“薑回的確是個心細的,若非年級太小了,一個縣令之位,那裏夠他施展。”

“哈哈,他如今也有十七了,也不小了,曆史上也不是沒有二十出頭就封王拜相之人,大康為何不可出現這樣的人才呢?”

李鍾心中更驚,沒想到在康帝眼中,薑回竟然後封王拜相的潛力,曆史上固然有二十出頭封王拜相之人,可那些人誰不是出自世家大族,從小培養的,與薑回的情況完全不同。

“曹高,從孤的私庫裏挑幾塊好玉,送到漠河去,再挑幾套筆墨一起送過去,那小子的字實在醜了些。”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