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回道:“沒出人命便好,我本也沒有計劃靠豆腐賺長久錢,能做一年,已經出乎意料了,既然有人泄露了方子,那便把方子廣而告之吧!”
“蒼玖那邊我去處理,你傳信給康都的管事,讓他們直接把方子,尋個趕集日,散出去。”
又對著身邊的薑歸道:“阿弟,你傳信給蛛網在康都那邊的負責人,讓他把叛徒揪出來,清理出去,同時把小柳村的村民再摸排一遍,此事不能再出現第二回。”
薑歸點頭道:“知道了,阿兄。”
說完便走了,薑回繼續對蘭韻道:“天下的錢是掙不完的,你好好休息一段時日吧!目前的錢夠用,等過段時日,我還有事讓你去做呢!”
“是,公子!”
看著蘭韻離去的背影,薑回捏了捏眉心,話雖這麼說,可她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這下得重新尋個法子了,想來想去,她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茶葉身上,大康早有茶葉,但是大多是直接曬幹。
冬日裏加上薑,橘皮等物一起煮,到還可以入口,但是到了夏天就比較難以下咽了。
她其實老早就想過做茶葉生意,但是她當初一沒地,二沒人,三沒權,茶葉這等暴利之物,一碰就是個死。
雖然如今的症狀也沒好到哪兒去,但終究還是在大康有了點份量,茶葉一個人吃不下來,這不還有蒼玖麼。
蒼家身為康帝的錢袋子,自然是最佳合作對象,提筆給蒼玖去了封信,說有個天大的生意想與他合作,問他是否有興趣來漠河一敘。
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安置好難民,薑回選了個黃道吉日,正式開工建橋。
一塊塊早已修整好的石頭,從漠隴山脈運到修橋的地方,工匠早已在河底的巨石鑿出一個長寬深各三尺多一點的坑。
將石頭錯落有致的放進去,一點一點的壘起來,不過幾日功夫,一個橋墩便已成形,在石頭外麵在圍上木板,一桶桶調製好的三合土被倒進去。
每灌一層,就用細長的棍子捅上一番,排出裏麵的空氣。
等三合土幹透以後,再拆掉木板,一個橋墩便算成了,如法炮製,另外三個橋墩也很快建成。
至於橋麵的材料,薑回用了木材,選擇筆直的杉木,將表麵碳化以後,再用三合土敷一層,做大限度的防腐。
因為材料都是提前準備好的,這橋修起來也還算快,十二月初的時候便已落成。
修路架橋,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大事,因此薑回十分老實的遵循了這個時代的習俗,祭祀,祈福,該走的形式一樣沒少。
其實有些時候,這種東西不能用封建迷信一概而論,它更像是人們對美好的一種向往,就比如她祈福的內容是希望這座橋能千年不倒。
走完一切流程,就到了起名環節,薑回十分簡單粗暴的去了個平安橋的名字。
雖然簡單,但大家都很開心,因為這座橋,正好連接了東平,西平與東安、西安四亭,不正巧是把平安連接在一起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