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也單一,除了鹽,幾乎沒有其他調味品。
大康的鹽種類不多,從顏色上分就有:絳雪、桃花、青、褐、黑。
其中絳雪和桃花基本隻有皇室和頂級世家能用得上,產量極低,稍次一些的官員世家用青鹽。
普通有錢人用褐鹽,而庶民基本隻有用黑鹽,黑鹽甚至都不能叫鹽,隻是有鹽味兒的土罷了。
大康的鹽業基本都由中州溫家所控,溫家世代沒有人做官,但天下三層做官的都是溫家的門生。
這也是康帝一直不敢動鹽業的原因,當然她就更不敢打鹽業的主意了。
笑笑說道:“去找聞人越拿錢便是,合理的支出不必事事告知我。”
“這瓊枝還有些短,再過兩日做適合售賣,第一次的量不多,不必急著售賣,好好運作一番。”
蘭韻嬌笑道:“公子放心吧!奴家懂得,前幾日次公子給奴家的秘笈,奴家可是有認真研讀的。”
薑回尷尬的笑了笑,前日她寫煩了故事,就將現代常見的推銷手段寫給了蘭韻,對方如獲至寶。
要不是她攔著,蘭韻這會兒已經拜她為師了。
薑回笑道:“你日後可是我的錢袋子,公子能不能過上白玉為榻金做馬的日子,就靠你了。”
日子就這般不慌不忙的過著,垣石的輪椅還未做好,她隻能每日透過窗戶看院中的紅梅初綻。
閑得無聊,除了寫故事,也沒有其他消遣,能想到的東西隨意拿一樣出來,都挺驚世駭俗的。
而且她自己不能動手,很多東西光靠嘴說,說不清。
又過了幾日,廖叔告訴她,泡在水裏的構樹皮已經白如麵,問她是否還需繼續浸泡。
薑回看過廖叔帶回的樣品以後,滿意道:“全部撈回來,帶到後巷垣石的住處,去砍一些楊桃樹藤回來。”
然後招呼了薑歸和聞人越,讓暗二提著她往後巷走去。
後巷,垣石早已準備好了石槽和一個用石磚砌的小池子。
薑回準備的構樹皮不算多,在四個大男人的捶打之下,很快變成細膩的紙漿。
一小捆楊桃樹藤也在薑回得指導下,被梅香做成了紙藥。
為了保證紙漿不浪費,薑回先用一個木盆試了一下,直到找出紙漿和紙藥最為合適的比例。
接下來將所有紙漿倒入池中,加水攪勻,在加入適當的紙藥。
直到這一步,眾人都還不知道薑回到底要做什麼,隻是默默的按著薑回得指示去做。
下一步,撈紙。
這一步薑回讓垣石上的,他善工,手比較穩。
垣石拿著自己做好的竹簾,開始撈紙,撈了好幾次,竹簾上的紙漿厚度都厚薄不一。
薑回都不滿意,直到垣石撈了數十次過後,終於撈到了一張紙漿分布均勻的紙。
取下竹簾,輕輕的放在一張光滑的矮榻之上。
薑回小聲道:“動作輕一點,將竹簾揭下來。”
垣石輕手輕腳的揭下竹簾,一張濕答答的的紙出現在矮榻上。
薑回激動得喊道:“成了!哈哈哈!”
要不是腿傷著,她定要蹦噠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