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出孝(萬更)(3 / 3)

蘇老太太一聽,頓時就笑開了,“你能這麼想就好了。天寒地凍的,你一個姑娘家出門,雖說身邊帶著人,祖母這心裏可是放不下的。還是在府中好,平平安安的。”

錦芸臉上帶笑應酬著,心裏卻在想如今這鄭氏的氣勢可是一天比一天強啊。這手中有錢有權就是不一樣。隻是這行事作風,哼,錦芸心裏想著暫時就不和她計較了。而且鄭氏這人也是個愚鈍的,根本就聽不明白一些暗語。和她計較純粹是自討苦吃。回到芙蓉院裏,康哥兒在錦芸身邊坐下,表情有點忐忑的說道:“姐姐可是怪弟弟呢?”

錦芸笑著在康哥兒頭上摸了一下,說道:“怎麼會,弟弟可別多想。”

康哥兒不依,“那姐姐為何不高興。是因為老太太和太太不答應咱們出府嗎?”

錦芸笑了笑,說道:“別那麼想。老太太說的也在理。今年可比往年冷多了,聽說街上已經凍死了人。出去了,雖然帶著下人,可是也難免出點意外。弟弟的心姐姐是明白的,你不用想那麼多。”

康哥兒低下頭,好一會才說道:“我知道這事若是姐姐去爭一爭,老太太最後也定是會答應姐姐的。隻是弟弟心裏擔心姐姐,若是真的這麼直接的頂撞了老太太和太太,隻怕老太太和太太這心裏對咱們也是有想法的。弟弟不想姐姐將來難做,故才讓姐姐順著老太太的話說。”

錦芸高興的同時也感歎,這番話竟然是一個八歲的小孩說出來的,說出去得讓多少人汗顏。這也太早熟了點。錦芸牽著康哥兒的手,“弟弟,姐姐自是明白你的意思,這才會順著老太太的意。我知道弟弟如今也能幫姐姐分擔事務了,姐姐心裏也是極為高興的。”

康哥兒聽後,頓時笑了起來,“那姐姐能否答應弟弟一件事情?”

“弟弟請說。”錦芸好笑的看著康哥兒一本正經的樣子,真是個小大人。

康哥兒皺了一下鼻子,這才說道:“那弟弟要求以後姐姐都叫我錦康,還要囑咐丫頭們都稱呼弟弟為九爺。不能再叫康哥兒了。”這是康哥兒很早就有了的強烈要求。

錦芸含笑點頭,“好,姐姐答應你。以後都叫你錦康或是九弟。丫頭們以後都叫你九爺。”

“太好了!”錦康頓時就笑了起來。拉著錦芸的手說道:“姐姐,後天弟弟就和姐姐一道去祠堂,給母親誦經念佛,望母親在天有靈,保佑我們姐弟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姐姐將來能得一如意郎君,弟弟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錦康的願望一溜的就說了出來。

錦芸聽後,隻覺好笑,便也笑了起來。“弟弟,母親在天上可忙了,你這麼多願望,母親可沒那麼多精力啊!”

“不要緊,弟弟一年求一個願望,今年就求來年平平安安啊,順順利利的。等到姐姐說親的時候,弟弟就去求姐姐能得一如意郎君。”錦康一本正經的說著。別說錦芸,就是旁邊的丫頭們聽了,也隻覺得好笑,同時又覺得康哥兒真的長大了。看來以後真的不能再叫康哥兒,得改個稱呼叫九少爺。

錦芸在錦康臉頰上輕輕的掐了一把,笑道:“人小鬼大。姐姐的事情,那需要你去操心。”

“姐姐此話差矣。過了年,弟弟我也能時常在外走動。等到姐姐說親的時候,弟弟對這京城的風貌和各家情況也熟悉了。若是說到哪家子弟,弟弟到時候也能為姐姐打聽一二。要是好的到也罷了,若是不好,弟弟自然會為姐姐出頭。”錦康說這番話的時候特別認真,看來這不是他隨便說說,而是有過認真的考慮。

錦芸也正了正色,說道:“那姐姐就先多謝弟弟了。不過雖然父親答應你明年可以出府四處看看,但是也不可妄為。須得多聽多看少說,不到萬一,也別說自己是侍郎府的少爺。還有多聽邢先生的話。邢先生是有真本事的人,你在他身邊多學著點,學著怎麼做人做事,明白嗎?”

錦康重重的點頭,“姐姐放心,弟弟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原來就在上個月,也不知五老爺具體是怎麼想的,將錦康叫到身邊,考察了一番學問之後,就說過了年,就讓邢先生帶著錦康在京城四處看看,長點見識。平日裏除了曹先生的功課,錦康還去邢先生那裏坐坐,說說話。邢先生也不特意教授錦康什麼學問,隻是給他說說一些傳奇故事,民間傳說,引申出人情世故,做人做事的道理。錦康和邢先生接觸了幾次,倒是極為喜歡邢先生。畢竟邢先生是做師爺的,比起專做學問的曹先生,在人情練達方麵,在見識方麵自然高出曹先生許多。

錦芸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極為高興。看來老爺如今是有心栽培錦康。錦康本來就是個聰明的,隻要肯用心努力,將來的前程就不愁了。

康哥兒望著錦芸說道:“姐姐,過了年,弟弟就可以時常出府走動。到時候若是鋪子上或是莊子上有什麼事情,姐姐都可以交給弟弟來做。姐姐不用擔心弟弟年歲過小,弟弟做事會有分寸的。”

小鬼頭!錦芸在錦康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如今年歲小,讀書進學才是你要抓緊做的。至於莊子還有鋪子這些雜事,等你再大一點,不用你開口,姐姐自會讓你來管。”

錦康看到錦芸拒絕自己的提議,皺了下鼻子,“說來說去,姐姐還是嫌棄弟弟年歲小,不懂事。”

“你本來就年歲小,我又何必嫌棄。別想著和邢先生學了幾天就懂很多道理,就想著要做事。要知道有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弟弟你太過心急了。”錦芸語氣很平緩的和康哥兒說道。

錦康還是有點稍稍的遺憾,“好吧,姐姐既然說的有理,那我便安心的跟著兩位先生學習。”說完後,又露出一個必殺的笑容來。

錦芸摸摸康哥兒的頭,笑道:“你能這樣想就好了。”

初十這日是出孝的日子,錦芸還有錦康,以及錦嫻和錦淑都到了祠堂,為王氏誦經念佛。整整兩個時辰,大家都跪在蒲團上。等起來的時候,四個人的腿都踉蹌著,根本就站不起來,要丫頭們扶著才行。

錦芸站了一會,感覺好了點,這才笑道:“好了,大家都先各自回去歇息一陣,等到了晚上,再去老太太那裏請安。”

錦嫻白著一張臉,顯然這兩個時辰讓她吃夠了苦頭,“七姐姐,我的腿好麻,這會還走不動。”

“那就再站一會,等會就好了。”錦芸笑著說道。

錦康身體好,又是男孩子,雖然感覺也挺難受的,不過他倒是最先恢複過來的。笑著說道:“九姐姐,十姐姐今兒心誠,來年定會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錦嫻就笑道:“康哥兒,姐姐借你吉言。”

錦淑也笑道:“我隻希望十五哥兒能夠健健康康的。”

錦芸就問錦淑,“十五弟的病還沒好嗎?”

錦淑臉上略有憂愁,搖搖頭說道:“原本是快要好了的,可是誰會想到一個晚上過去,病情又反複了。”

“十妹妹,十五弟是不足月出生的,身子骨自然就弱。你看桂姨娘的十三妹妹,身子骨康健,生下來都幾個月了,也沒見得病。十妹妹,你跟吳姨娘說說,讓她也別那麼操心,這都是十五弟的命。”錦嫻就這麼大喇喇的和錦淑說道。

錦淑聽後,這眉頭就皺了起來,“九姐姐也別說命不命的。十五弟剛出生那會,大家都說他身子骨弱,隻怕是活不了的。這都過去好幾個月了,十五弟如今不也是好好的嘛!什麼命不命的,九姐姐可別這麼說。”錦淑這是明顯的不高興了。

錦芸便出言道:“好了,九妹妹,十妹妹你們都少說兩句。十五弟是有福氣的,又有吳姨娘精心照顧,肯定會好起來。以前康哥兒也是身子弱,後來跟著郭師傅練武,如今這身子骨可結實了。這兩年來也不曾病過。等十五弟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也讓他和郭師傅學學本事,到時候身子骨自然就結實了。”

錦淑笑了起來,“七姐姐說的是。十五弟是個有福氣的人,這次定也能平平安安。”

錦嫻則是撇了下嘴,顯得有點不屑。自個小聲的嘀咕著,夏姨娘那個下場,十五哥兒那身子也叫有福氣。要是真有福氣的話,夏姨娘也不會難產死了,十五哥兒也不會早產,更不會三天兩頭的就生病。這虧的咱們府上夠富足,否則哪有那麼多銀錢來延醫抓藥。

幾人說了一會話,便各自回去。第二日,就算是正式出孝了。一大早翠縷就捧著一件大紅的衣服讓錦芸換上。錦芸看了眼,說道:“這衣服先放著,還是穿以前的就好了。”

翠縷頓時就著急的說道:“小姐,如今您出了孝,今兒就穿的喜慶一點。”

錦芸淡笑道:“不著急。等過年的時候再穿這大紅的衣服不遲。快,時辰不早了,去將衣服拿來。”

“小姐真的不穿這新衣服嗎?”翠縷還是不甘心,想要再勸一勸。

錦芸點頭,“今日還是和平常一樣,等到過年的時候再說吧。不急在這一時。”

錦芸照著平常的裝扮去給老太太還有太太請安,倒是錦嫻刻意打扮了一番,看上去就覺得喜慶。至於錦淑,因為十五哥兒的病還沒好,自然也就沒那打扮的心思。

蘇老太太見了,倒是沒說什麼。隻是對於錦嫻就有那麼一點不滿了,覺得錦嫻這丫頭一點都不夠莊重。鄭氏有心想要說幾句,不過看老太太沒吭聲,也就暫時不說了,免得惹人厭煩。而且如今到了年底,府中的事情太多,每日忙亂,鄭氏也沒太多心思去關心錦芸幾姐妹。要知道這可是她第一次辦這過年的事情,辦好了,大家高興,她作為正房太太臉上也有光。若是辦差了,別說老太太,就是老爺那邊都不好交代。所以鄭氏這段時間精力都用在這些雜事上麵,其他的事情最好是能少一件就少一件。鄭氏之所以反對錦芸去廟裏,其實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的。萬一出了點差錯,她這個做太太定是又多了一大堆事情處理。但是隻要錦芸不出府,那就肯定沒事的。

忙忙亂亂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這算是這一整年來,吃飯的人數最多也是最齊的一次。蘇老太太坐在主位,五老爺就坐在老太太身邊,鄭氏作為媳婦要在老太太跟前立規矩,便沒坐下來。

五老爺看了眼鄭氏,便說道:“夫人辛苦了。”

“這都是妾身應該做的。”鄭氏趕緊說道。

“雖說是該做的,但是也夠辛苦。府中事務繁多,有你在,為夫也能在外安心做事。”

聽到五老爺這話,鄭氏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激動得眼中都泛起了淚光。鄭氏微微低下頭,趁人不注意,悄悄的擦了下眼睛,笑著說道:“瞧老爺說的話,咱們是一家人,老爺這樣說,實在是太過見外了。”

蘇老太太看了眼五老爺,五老爺衝蘇老太太點了下頭。蘇老太太便說道:“媳婦,今日是大年三十,你也操勞了這麼久,今日就別講那些規矩禮數了。你也坐下用飯吧。”

鄭氏一聽,心裏自然願意。不過嘴裏還是拒絕道:“媳婦站著就好,媳婦還要伺候老太太。”

“有丫頭們伺候,你就不用立規矩了。”蘇老太太拍了板,鄭氏自然順水推舟的就答應了,“媳婦多謝老太太。”

一家人圍坐一起,大戶人家用飯都講究食不語,飯桌上自然是安安靜靜的。

老太太胃口一般,稍微用了半碗飯便放下了筷子。老太太這邊一放下筷子,大家也都跟著放下筷子。老太太看著眾人,笑道;“一家人吃個飯,也弄得這麼拘謹。”

五老爺淡笑說道:“兒子在這裏,大家都放不開。老太太,是兒子的罪過。”

蘇老太太笑開道:“你在外邊忙,一年到頭也難得和大家一起吃餐飯。孩子們在你麵前拘束也是應當。老五,趁著如今有時間,你也好生歇歇。衙門裏的事情是忙不完的,什麼時候都能做。”

五老爺點頭,“老太太說的是,兒子也是這麼想的。”

蘇老太太又對鄭氏說道:“媳婦,如今你管著內院,可是要多用心。”

鄭氏恭敬的答應道:“是,老太太!媳婦一定會用心。”

蘇老太太還算滿意的點點頭,目光又落到錦芸幾人身上,“如今芸丫頭他們都出了孝,以後也該多跟著太太到外麵走動走動。芸丫頭年歲一天天大了,若是有好人家,老五你可要留心著。”對於五老爺的打算,蘇老太太是聽之任之,但是總是要多做點準備才好。

五老爺看了眼錦芸,看到錦芸有大姑娘的架勢了,心裏也感欣慰,“老太太說的是,兒子會留意的。”

錦芸臉上始終帶笑,即便是說到自己的婚事,也裝作毫無所覺。

鄭氏心裏卻有點不是滋味,這兒女的婚事向來都是做太太的操心。老太太隻讓老爺留心,可是卻沒囑咐自己。這是什麼意思?鄭氏看了眼老太太,又看了眼五老爺,很明顯老太太和老爺都沒打算讓自己插手錦芸的婚事。雖然鄭氏從一開始就明白這事自己插不上手,但是等真的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鄭氏心裏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地,很不是滋味。隻覺得自己這個當家太太實在是做的太過窩囊了一點。不過很快鄭氏又想通了,錦芸的婚事她插不上手,但是錦嫻和錦淑的她總歸是能插上手的。心裏有了這個主意,鄭氏總算是覺著舒坦了一點。

蘇老太太這天興致還算不錯,說了錦芸的事情,又扯到錦康身上。至於錦嫻和錦淑,隻是略微的說了說。不過當提到身子骨孱弱的十五哥兒,蘇老太太也忍不住歎氣。不足月生下的孩子就是弱,三天兩頭的請醫抓藥,也實在是為難了吳姨娘。蘇老太太便對鄭氏說道:“吳姨娘那邊照顧十五哥兒,著實辛苦。媳婦,吳姨娘的請安便免了吧。”

鄭氏笑道:“老太太放心。媳婦看吳姨娘辛苦,一早便免了她的請安,讓她能夠安心的照看小十五。”

蘇老太太聽後,笑著點點頭,心裏卻嘀咕著,十三丫頭倒是康健,若是能和十五哥兒換個身子就好了。

這一晚,蘇老太太說了很多,後來說累了,這才回屋歇息。

等老太太一走,大家也都各自回到院子裏,錦芸看著天空中飄著的雪花,心想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了。

------題外話------

今天一萬五的更新,相當於平時兩天的更新量。小米如此勤奮,大家要多多支持啊!

預告,明天的章節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