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袁本初兵敗倉亭 趙伯濤再下荊襄(2 / 2)

“顯思?”袁紹愕然看著自己的大兒子,從他身上袁紹倒似是看到幾分自己年輕時候的豪氣。歎了口氣,袁紹又道:“顯思,眼下你三弟身在青州,為父身體不大爽利,大事就要依仗你和你二弟了!”

“孩子明白!”袁譚聞言心中暗爽,不過還是恭敬地道。袁紹似乎緩過勁來,這才將酒樽放下,喚下人前來服侍他洗臉換衣。

“大公子,主公如何?”袁譚剛剛走出袁紹房間,袁紹麾下一群人都是翹首以待。袁譚看了看眾人開口道:“父親身體並無大礙,隻是有些疲乏,不能理事。眼下一切軍政事務,讓我和二弟暫且打理。”

“那便好!”眾人聞言也是鬆了口氣,袁譚朝袁熙和郭圖使了個眼色,二人會意跟著袁譚來到他府上。“二弟,公則先生。你們一個是我親兄弟,一個是父親股肱之臣。如此危難之際,還需你們多多費心了!”

“義不容辭!”袁熙和郭圖也是肅然道。袁譚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二人也該有所表示了。郭圖眼珠一轉,忽地對袁譚道:“大公子,圖倒有一計,或可解眼前困局。”

“先生請講!”袁譚連忙道。

“徐州劉皇叔,昔日曾舉大公子為茂才,眼下占據四州之地,又和曹操有背盟之仇,屠城之恨,何不與其聯兵以討曹操?”郭圖笑道。

東漢一代,州郡長官每年都要向國家舉薦一個茂才,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劉備在陶謙表奏他為豫州牧那年,就把名額給了袁譚。雖然袁譚身為袁紹之子,不稀罕這個東西,不過怎麼也算和劉備扯上師生關係了,盡管他們從沒見過麵。

袁譚聞言起初也是頗為興奮,隨即皺眉道:“然則前番張頜將軍與劉備戰於青州,已是仇家,劉皇叔如何肯助我等?”

“大公子,前番兩家交兵乃是曹操挑撥離間所致。眼下形勢逆轉,隻需派遣一德高望重之士前去壽春說服劉皇叔,我等兩家南北共擊曹操,何愁此賊不破?事成之後雙方以黃河為界,共分其地,豈不痛快?”郭圖笑道。看了一眼身旁的袁熙,郭圖又道:“二公子與甄家幼女訂有婚約,眼下甄家長女嫁與劉皇叔帳下大將趙峰為妻,與二公子乃是連襟之親。二公子若能修書一封,請你這位襟兄出力代為周旋,則事成易爾!”郭圖有意無意省略了袁譚與甄薑之間那檔子事,也免得他尷尬。

“此事包在我身上!”袁熙是個老實人,聽郭圖說得有理,也就連忙答應道。袁譚聞言卻是有些擔憂道:“趙峰剛剛被劉備貶官,眼下官不過柴桑太守,鷹揚將軍,秩不過千石,此人說話有分量否?”

“大公子勿憂,趙伯濤將軍雖是被貶官,但那也隻是劉皇叔為了安撫荊襄眾人不得已而為之。據聞劉皇叔曾兩番表奏趙將軍為揚州牧,對其器重可見一斑!。”郭圖猶如保姆哄孩子一般,連連勸諫道。袁譚聽到這裏終於是連連點頭,當下對郭圖道:“先生之言甚善,卻不知該遣何人為使去連接劉皇叔?先生左右要與我計議,豈可遠離?”

郭圖想了想,最後道:“現有一人,姓陳名震字孝起,荊州南陽人。此人素有名望,能言善辯,現為冀州魏郡長史,可令他為使,連接劉皇叔!”

“如此甚好!”袁譚也是急忙親筆作書一封,待袁紹看過之後,蓋上他的大將軍印,讓陳震帶上送與劉備。與此同時,袁氏兄弟二人也各作一書,袁譚送於劉備,袁熙卻派人送於趙峰。

不過送信人奔至柴桑時,趙峰已然不在那裏。“卻不知趙將軍往何處去了,小人有袁公子的緊急書信送於他。”送信人眼見趙峰不在,隻得退而求其次向他的夫人們打聽了。

“袁公子,哪個袁公子?”甄薑臉色微變問道。

“袁家二公子,也就是甄小姐的未婚夫婿。”送信人恭謹地道。一旁的甄宓聞言正準備發飆,卻被甄薑製止住。

“夫君有事前往荊襄去了,閣下的信暫且留下,我們會派人送給夫君的。”甄薑不卑不亢地道。送信人千恩萬謝,留下書信走了。

而與此同時,事件的主人公趙峰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人惦記上了。剛剛被一紙調令調至荊襄的他,看著一臉微笑的關羽和諸葛亮,直覺告訴他,上了這兩個人的大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