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本潔來還潔去……’’
‘‘不帶一根草來,亦不帶半根草去……’’
‘‘人本哭著來,且自笑著去……’’
關於生活的苦和累青澀所感知到的是豐盛龐雜的年複一年,它如一場饕餮又似魔域的狂歡。她的那顆心填滿了新奇的渴盼卻在人生的初年被揉搓折損成了廢墟一攤。所以這些哭哭笑笑的人生感言像陳年黃連一樣在她的血液裏溶解,清熱又解毒吧?卻是真真兒地苦透了。
‘‘哭比笑好。’’
是偶然吧,在一檔電視節目裏青澀被一個男子關切的言語深深地震撼了。默然良久她笑了,那笑裏噙了一顆飽滿又滾燙的淚,一直以來她都讓自己笑著扛下生活的悲苦,她不讓自己哭——不能哭,哭是不對的——她越來越孤苦,日子一個勁兒地向穀底滑行,希望一個個地破滅,生活一日日地艱難,她憋著一股子氣兒一日日地扛下去,像一頭老牛弓了鬆塌的腰背犁動著堅硬的大地,悶頭不語。可是那一刻她聽到這句話時,她才明白她是應該哭的,讓心裏的苦隨熱淚湧出,她才能如釋重負。
‘‘孩兒不哭,娘不喂。’’
這是青澀聽過的另一句關於苦和哭的句子,這是媽媽說給她聽的。當她聽到這句話時她怔了怔,媽媽的深意她未能全然明白,但也已有所體會。即便是生身父母,勾動起雙親的舐犢深情,也是需要有所傾訴和哀告的——可她卻不會,學不來做不好啊!她不會哭不會撒嬌不會有所訴求,甚至她有的隻有沉默和涼意。
爸爸總說小時候的青澀太喜歡哭了,她不愛說話總是愛哭。看不到爸爸的時候她心裏就急,四下尋人不見便開始扛不住委屈,她張嘴第一句話就是問:‘‘媽媽,我爸爸呢?’’然後不等媽媽回答便哇地一聲大哭了起來。怯怯不語,總用眼睛說話,安靜的像一隻兔子跟在爸爸媽媽的身邊,這就是年幼時的青澀了。
年齡漸長青澀便一日日不會哭了。有人說眼淚有毒,落淚可以排毒。如此算來,青澀怕是已劇毒攻心了。也難怪她的病總是不好,這日日積累的毒素該是已入骨了。
驕兒在難熬的日子裏也總是處處苦悶委屈,可他一直都不哭。他焦慮憤懣卻無力抗拒,總皺著個眉頭從學校回到家裏。青澀很傷心也很擔憂,想了幾天後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幫兒子解解心結。那一天她站在兒子麵前給苦大仇深的驕兒派了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天的陽光很好,炕上的大窗戶把明亮燦爛全都灑了下來。
"驕兒,幫媽媽做一件事兒好嗎?在學校裏每天都記下三件開心的事兒,再記下十件不開心的事兒。"青澀是這樣跟孩子說的。驕兒的眉頭並沒有舒展開,但還是認真地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放學回來,驕兒認真地向媽媽彙報了他的任務,開心的事兒數了三件,不開心的事兒數了快有十件的時候開始湊數,因為不開心的事兒真沒有想的那麼多呢!第三天、第四天驕兒的臉上有了笑,他努力地數著所見所感,心裏的憂鬱漸漸雲消霧散。到不久後的一天,他幾乎是跳著跑到青澀身邊的,他開心地合不攏嘴,他說:"媽媽!別數了,開心的事兒太多了!不開心的事兒都不是什麼事兒!"
青澀被驕兒的笑臉震動了,她開心,因為那綻放在驕兒臉上的燦爛也刺穿了她心頭的陰霾。
養兒不易,生活更難。可是當你的嗚咽悲泣被親人看見,溫暖和驕陽便已不遠。所以傷心的時候就哭出來吧,悲傷會消散,陽光會漸暖。能多哭幾次是對自己的心疼,也是給自己一次緊緊的擁抱,當你被愛發現,日子就被暖陽照得明亮燦爛了。
人本哭著來,且自哭出來。質本潔來就用淚水洗去心頭積怨,不帶一根草來,也不要帶去一片枯草衰葉,淚水可以洗淨塵垢洗去哀怨,人生便有了溫和柔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