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跑攤匠,德貴,(1 / 1)

(上次說到德貴成為祖奶義子),德貴是龍山,村裏“尚家灣”人,家裏父母早逝被二叔二嬸養大,二叔還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家人對他都非常好,二叔在縣衙當師爺,所以不管是縣城還是村裏都稱呼他為二公子,但是德貴自己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什麼二公子,所以小時勤勞肯學,在二叔家待到十二歲後,就回到村裏自己家自己養活自己,剛開始在縣裏酒樓端盤子洗碗,自己掙錢存起來,後來被二叔一家說了多次,二叔二嬸說,一個堂堂師爺的侄兒去洗碗做工,有失顏麵,二嬸說又不是養不起你,德貴以前也和弟弟妹妹一起去先生家學習,後來學得多久了,懂得多了,知道的道理也多了,漸漸的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覺得二叔家是好,但不是自己的家,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酒樓洗碗,十三歲後自己有點閑錢了就在縣裏買點東西,生活用品,胭脂水粉帶回村裏換點小錢,價格實惠,村裏好多都來照顧生意,漸漸人大了,存的錢也多了,兩年以後就去更遠的地方,從村裏向東二十裏的金牛古道,那年1884年(光緒十年),去了古道上的魏城,去了一直想去的五年前(光緒五年)修建的文鋒塔,還有唐代修建的大佛寺,高十八層,大雄寶殿裏,還有依山開鑿的大佛,宏偉壯觀,在大雄寶殿的佛像下許諾下了宏大的心願,在這座金牛古道明珠,鏈接西蜀長安,北上的門戶,經濟的重鎮上,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在縣裏買了貨再通過走攤的方式拿到村裏去賣,半年以後在周邊村裏也算是小有名氣,都會叫他你句小先生,春去秋來,時間如溪水,兩年以後,德貴已成為半大小夥,這天,在準備一路北上行至劍門,賣貨途中遇到做師爺的二叔的結拜兄弟,李二哥,李魁山,李魁山在城門口的馬車上也認出了德貴,主動攬開車簾笑到:大老遠就聽到叫賣聲還以為是誰,原來是綿州府縣裏師爺的侄兒,德貴連忙上前,說到:李伯伯好,兩人的說話引起久過往路人,商販的注意,也有人認了李魁山,劍門最大商行的老板李魁山,聽說還有兩個結拜兄弟,一個是劍門二山的大王,王刀疤,一個就是綿州府縣師爺尚崇義,更沒想到的是這個最近幾天都在這裏賣貨的小郎君,小先生,居然是尚崇義的親侄兒,李魁山走下馬車,兩人叔侄說笑聲中,走近一家酒樓,蜀香樓,蜀香樓可是這金牛古道上出名的酒樓,二人在雅間坐下,德貴還顯得有點拘謹,李魁山看出來,連忙笑:到不用拘謹我和你二叔是結拜兄弟,也算是你的叔伯,上次聽你二叔說你說要自己闖蕩,一個人離家遠走,都好幾年沒得和家裏聯係了,還說要是有機會見到你給你說一聲,他們都是你的至親,想你了,這沒想到還不到三個月就見到你了,難道你還二叔還有我不知道的秘密,他是半仙不成,德貴回到:李伯伯不混出個人樣來,我不回去。李魁山卻說到:你這孩子,真不知道說你什麼好,好了說點別的,我聽大哥(王刀疤)說的小道消息,劍門二山的對頭,野豬嶺,分寨白鶴溝明年來年十月準備聯合你們龍山周邊幾個窩點在趙家老祖的壽宴上大幹一票,德貴聽到這裏立馬就竄了起來,這可咋辦,村裏趙家老祖奶,都是最照顧他了,李魁山立馬搖手說到:就知道你小子,放不下你家老祖。德貴卻說到:李伯伯還得感謝你,你不說我都忘了老祖七十大壽的事了,李逵山:沒事不急你慢慢趕回去,都已經給你二叔說過了,府縣已經開展剿匪了,接著又笑著調戲到,你給你家老祖的壽禮呢,接下來德貴神神秘秘的左顧右盼從他的小挑頭底下夾層種拿出一塊黑布,一打開連李魁山都驚呆了,一根鳳簪栩栩如生,還是黃金的看上去就不是凡物,看得李魁山眼睛都值了,他作為一個商行大佬這點眼力還是有,珍品。飯後李魁山讓德貴在酒樓住下,自己酒樓,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隨後便離開了,上了馬車後立馬給車夫吩咐到:把見到二少爺的事,發去綿州府,車夫:是老爺,

都走以後,晚上德貴一個人在房間裏翻來覆去想著老祖過壽一直沒有睡好,第二天天一亮便叫上小二來到櫃台給留下二兩銀子,還囑咐小二代他感謝李魁山,隨後踏上了回家的路,多年沒有回家了,這一刻歸心似箭。